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车联网 > 行业应用 > 正文

Uber推出快递业务,为啥国内学不来?

2014-04-09 11:25:43 来源:IT商业新闻网责任编辑:
摘要:Uber,这一市值已达35亿美元的公司,4月8日正式在美国推出了快递服务,未来,你将可以在纽约曼哈顿地区通过Uber的App进行发单或收货。
 
 
  Uber,这一市值已达35亿美元的公司,4月8日正式在美国推出了快递服务,未来,你将可以在纽约曼哈顿地区通过Uber的App进行发单或收货。这一消息着实让不少人兴奋了一把。巴人某朋友圈内某人士写道:Uber快递的崛起,国内商务租车市场迎来新商机。
 
 
  但是吧,不是泼你冷水,巴人觉得这事情真的不一定靠谱。看似简单,但国内商务租车更是很难学得来。而甚至Uber本身做这件事也未必靠谱,为啥捏?
 
 
  来,下面且听巴人细细为你分解。这里要再强调一次的事,Uber的模式与嘀嘀和快的完全不同,它并不涉足公共交通领域,而是将闲置的私家车或顾靠在租赁公司的配有司机的商务车单独拿出来进行在线商务招车服务。在国内,同样拥有这一模式的是易到用车、AA用车、大黄蜂等。
 
 
  1、国内外商务租车都面临政策风险
 
 
  这是一个基础而又老生长谈的话题,结合Uber的经历,其实更有意思。Uber进入纽约是在2011年,距今已经三年多,而在这三年中近一半的时时间Uber一直在与纽约当地政府和出租车公会打官司,直到2012年4月纽约政府为其验明正身。而仅是到今天Uber模式依然遭到其进入的不少国家交通部门的反对。而目前快递业务仅在纽约曼哈顿区域,比起Uber遍布全球的80个城市,曼哈顿仅仅只能算试水。
 
 
  而在国内似乎同样,易到的整套服务与Uber相当类似,目前在国内,易到主要依靠在地方寻找代理商并成立租车公司再将部分私家车或租赁汽车挂靠在改公司下面的模式进行经营,之后,易到会与这些公司进行分成。而为了保证地方供应商的稳定,往往易到会在一个地区寻找2-3个代理商以制衡市场。
 
 
  但问题在于,国内政府目前规定,只有营运车辆才能进行上路经营,虽然私家车挂靠在租赁公司下,但仍然不是营运车辆,其报废年限和年检依然走的是私家车体系。目前,政府对此正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未进行干涉,但未来会如何做仍尚未可知。而在本身业务尚存风险的前提下,就更别提做快递了。
 
 
  2、当商务租车遇到快递,理想总是好的
 
 
  从对于Uber快递业务的报道不难发现,Uber并非用旗下租赁车进行快递配送,而是用“自行车+公交”的形式进行配送。这或许是巴人觉得他不是很靠谱的原因。首先,物流公司往往有非常严格的验货体系,并且对大小、包装有明确要求,同时一般不会限制被送物品大小。但想必,通过“自行车+公交”运输方式进行的快递必然是小件,而这一收费是否能够抵消本身的人工成本是个问题。
 
 
  而国内,易到此前也曾提出类似概念,但并不涉及除汽车以外的配送方式。彼时,不少分析认为,在车辆密度不大的情况下,用商务车进行快递成本过高,并不十分现实。而Uber也仅在圣诞节推出了送圣诞树活动,此后并未长期持续。
 
 
  3、“人人快递”遭封杀,快递也有门槛
 
 
  上个月,在上海等地“人人快递”曾一度风靡。该产品实现了让普通人当快递员的想法,只要你愿意,在绑定信用卡留下部分个人信息后即可每天捎带手送上一个两个快递整点零花钱。但很快,这一模式被相关部门制止,因为经过调查发现,该服务并无营运资质,同时对于快递员管理过为松散,部分包裹完全不经过检查便进行邮递,留下了安全隐患。
 
 
  这件事告诉我们,在国内做快递并非向Uber在Twitter上发个招聘就能开始做的。需要经过漫长的资质审核。而真的等到拿下这一证照,上述两个原因也或许会让从业者三思。
 
 
  最后,当然,看衰商务租车涉足快递并不代表着不看好商务租车的价值,此前,巴人曾报道,易到用车未来将融入更多增值服务诸如对送早餐及对服务精细化的定制均将是未来的方向。巴人看来,在嘀嘀快的聚拢了大批打车用户后,部分用户未来会逐渐希望享受更好的租车服务,易到用车、大黄蜂等在其中的价值不言而喻。
 
 
  但与Uber相比,国内的商务租车市场还并不稳定,一方面,易到仍处于扩张阶段易到CEO周航曾宣布今年将扩展至国内80余座城市,并进行国际化。另一方面,政策对于这一行业的压制仍未消散。Uber给我们带来的兴奋让我们再一次关注这一市场,但未来将怎么走,还有待继续观察。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