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交警之窗 > 交警风采 > 正文

交警提示:贵州省内高速六个路段事故多发

2012-12-03 11:32:38 来源:www.cpsits.com责任编辑: admin

        12月2日是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贵州高速交警支队根据近期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和严重性进行统计,将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危险路段向媒体通报。

                    \


  这些路段分别是贵都高速S85上行(57公里至60公里)、贵都高速S85下行(48公里至49公里加500米)、贵都高速贵阳往都匀方向8km处(鸡冠岭隧道)、上瑞线(贵黄段)双向(12公里至14公里加100米)、沪昆高速公路1910公里+700米至1911公里+250米、沪昆高速G60下行(1970公里至1977公里)。


  据了解,六个危险路段,多为长坡道、弯道等。例如贵都高速S85上行(57公里至60公里)路段为隧道兼桥梁下坡道路段,路面为水泥结构,无标志标线。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28日发生事故20起,死亡3人,重伤5人。贵都高速贵阳往都匀方向8km处,辖区内隧道通讯信号未完全覆盖,隧道内基本上是两端铺设沥青,其余部分用水泥铺设。从2011年3月31日开通至今年8月20日,贵都高速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19起,造成2人死亡,27人受伤;其中鸡冠岭隧道共发生交通事故52起,受伤13人,事故占贵都高速全部事故的43.69%,受伤人数占


  高速交警表示,目前已将整改建议上报给相关单位,并提醒广大司机,途经这些事故多发路段时,需谨慎慢行,严格遵守交通法规。


  1、贵都高速S85上行(57公里至60公里)


  该路段为隧道兼桥梁下坡路段,且路面为水泥结构,因刹车水和事故车辆遗漏油污造成路面长期湿滑,隧道出口与桥梁连接,遇到雨雪天气时桥面容易凝冻,车辆从隧道未结冰路段驶出易引发交通事故。


  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28日该路段发生事故20起,死亡3人,重伤5人,直接经济损失16万元左右。


  2、贵都高速S85贵阳往都匀方向(48公里至49公里加500米)


  该路段为连续下坡,弯道接桥,其中1个急弯接桥。该路段的坡度大,坡长为2公里。视距为200米,弯道半径为70米。道路排水设施不完善,大雨天气路面积水严重。雨雪天气桥面湿滑,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2012年1月1日至3月1日发生事故28起,死亡2人,重伤3人,该路段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左右。


  3、贵都高速贵阳往都匀方向8km处(鸡冠岭隧道)


  隧道内基本上是两端铺设沥青,其余部分用水泥铺设,采用横向划槽进行糙化处理,槽深仅2mm左右,经过反复碾压后极易磨平、磨光,降低道路摩擦系数,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由于辖区内隧道通讯信号未完全覆盖,70%以上隧道内手机通讯设备无网络,给接处警及救援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从2011年3月31日开通至8月20日,贵都高速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19起,造成2人死亡,2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54万元;其中鸡冠岭隧道共发生交通事故52起,受伤13人,事故占贵都全部事故的43.69%,受伤人数占48.15%(其中撞隧道内固定物25起,占鸡冠岭隧道事故的48.07%,尾随相撞事故17起,占鸡冠岭隧道事故的32.69%)。


  4、上瑞线(贵黄段)双向(12公里至14公里加100米)


  该路段出口指路标牌设置临近路口、指示内容缺失,导致许多车辆在路口停车或线路走错后倒车、逆行,引发交通事故。


  2011年6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该路段发生一般道路交通事故2起,死亡1人,伤2人;发生简易程序道路交通事故24起;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左右。


  5、沪昆高速公路1910公里+700米至1911公里+250米


  长下坡弯道线形,极易引发多车连环追尾交通事故,滞留大量车辆,堵塞道路,造成高速交通中断,甚至导致严重的次生事故。


  2010年冬季,发生一起34车连环追尾交通事故,受伤18人,3辆汽车报废,其余车辆不同程度受损,直接经济损失90余万元;2011年冬季,发生一起18车连环追尾交通事故,死亡3人,受伤16人,直接经济损失70余万元。


  6、沪昆高速G60贵阳往昆明方向(1970公里至1977公里)


  长下坡线形,容易引发多车事故。从2009年1月1日至今,共6起事故,造成9死13伤,直接经济损失117万元。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