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城市交通 > 交通管控 > 正文

目前道路监控卡口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012-07-23 15:23:59 来源:www.cpsits.com责任编辑: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越来越高。智能交通系统作为平安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车辆行为监控的重要任务,同时随着机动车数量的持续快速增长,交通事故、交通拥堵及与机动车相关的治安案件也迅速增长,智能交通系统对于提高刑事案件侦破率、缓解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主管部门对于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这些为智能交通行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道路监控卡口发展问题


  卡口系统架构类型的完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道路卡口系统的发展已跨入轨道,但在这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目前道路监控卡口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工程设计规划问题


  目前,卡口系统建设前期设计布署多为用户和工程商共同完成,由于用户在项目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对整体系统的技术了解程度有限,工程商往往技术实力参差不齐,造成卡口系统工程在项目建设前期缺乏精心设计。


  此外卡口系统的建设多属于各县市的使用方各自为政建设,建设时并没有考虑后期管理部门之间、以及上下级部门之间的系统互联问题,从而出现了多个互不关联的“信息孤岛”,无法做到系统数据的共享,给后续系统的互联留下了很多隐患。


  在系统前期设计规划和系统互联方面,江苏320项目是一个比较好的榜样,该项目采取“整体布署、分布建设”方式,以省为单位,从整体上对系统架构、数据传输、系统互联做出统一规定,后续各地市建设时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可以有效避免标准不一、系统无法互联问题。


  技术门槛低、厂商鱼龙混杂


  道路监控卡口系统属于集成类系统,关联的子系统较多,施工难度大,调试麻烦,后期维护量大,因此对系统兼容性要求非常高,要求建设方有非常丰富的施工经验和调试经验,对整个系统有深入的研究,同时具备持续的后期服务能力,行业内有很多既无研发实力,又没有服务能力的公司,仅仅是将几个不同的系统简单拼凑起来,没有对拼凑起来的系统做兼容性、可靠性测试,根本无法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对于用户来说,一定要选择有研发实力,具有行业资质,同时具备持续服务能力的公司,以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保护自身利益。


  行业标准不全面


  虽然有卡口系统行业标准,但是对于拥堵、违法停车、违法掉头、不按车道行驶等类似的智能化功能,还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厂家只能按照经验来摸索、研究。一方面,没有明确的标准,系统的验收交付无标准参考。另一方面,容易导致一些企业浑水摸鱼,打着智能化的幌子,其实只是噱头而已,对用户来说无异于欺骗。


  智能交通发展到今天,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完全可以对系统的架构、前端设备等做出准入要求,摒弃较落后的系统。在这方面,江苏省的做法值得借鉴,江苏省320项目对前端相机的像素作出了明确规定,并优先选择集成度较高的嵌入式一体化相机,使整个江苏省智能交通卡口系统的建设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