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人物访谈 > 正文

郭继孚:智能交通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2012-04-26 10:59:49 来源:中国交通技术网责任编辑:

  能源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坛,论坛由伊顿公司与WTO经济导刊联合主办。以下是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作的“智能交通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主题演讲。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作主题演讲

 

  郭继孚:中国的城市发展非常快,而且未来的汽车保有量增长依然非常大,这关系到中国繁荣富强的根本,交通和城市息息相关的,城市发展的原动力是城市人口,这是我们城市发展的根本。

 

  但是中国城市到底发展成什么样子,我也不知道。但是如果从国外的城市发展来看,我们会不会成为那样的一种状况很难讲。东京,面积7000多平方公里,实际上它的中心区大概就到70公里,这就是一个城市的发展范围。

 

  如果我们城市发展到这种范围,按北京来看,大概这个范围把河北包括进去了。我们的交通,如果我们城市能发展成这样,没有其他条件约束的话,我们交通怎样解决。我们看日本的交通港,它主要靠轨道交通来支撑的,在这个城市范围之内,超过两千公里要支撑,到了市中心你看它的轨道交通,赶上北京的公交线一样。

 

  另外像它的公共交通的枢纽,大家要知道一个枢纽一天处理多人呢?高峰日是370万人,我们北京的几个火车站,北京站、西站,平时一天只是十万人,高峰是20万人,就挤成这个样子,这一个站一天370万人,这个车站出入口200多个。我们要思考一下我们中国处于怎样的一个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我们所面临的交通问题,我们要去解决,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机动化,小汽车进入中国的家庭,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小汽车进入中国家庭以后带来的问题是大家始料未及的,这里有很多需要思考的问题。我讲一下密度的问题,小汽车的保有水平我研究结果是跟人口密度直接相关的,跟经济发展是相关的,跟人口是密切相关的,纽约和东京的数据,人口密度低的地区人均的拥有机动车非常高,美国一人平均拥有0.7部车,每个工作人口至少有一辆车,在加州地区这个数字还要高得多,平均达到0.8辆。人口密度高的地区人均拥有车率非常低。北京的数据,我看到中国的城市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人口密度低的地区汽车低。我们同等北京的内城,纽约的曼哈顿,东京的市区,面积、人口、密度差不多的情况下,北京人均拥有的小汽车的比率是曼哈顿的两倍,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美国为什么人人都有一辆车,到了曼哈顿创造世界巨量财富的地方那么少人有车?是这些人没钱吗?不是的,这就是为什么,相当有七百万人,到目前为止只有40万辆车。

 

  其实在城市的发展初级阶段,日本也是这个状况,再看现在日本。我们国家一定也是朝这个方向发展的,这是城市的规律,那么怎么才能够达到这样?我们认为我们有钱了,我们就应该有一辆车,为什么在这些地区有钱没有车,是不需要车还是不能有车?新加坡的例子大家都很清楚,新加坡现在人均的财富在世界上排前列,但是在新加坡拥有一辆车是市场车价的三到五倍,如果买非常便宜的车相当于十倍的价格。

 

  所以新加坡是世界上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城市30年进入CBD,车速没有变化,一直是处于畅通状态。第一控制车辆的数量,这就是汽车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进行重新思考,因为我们一辆车拥有的空间,无论是你中国造的还是欧美造的,在地面上需要25平米。我们大家想一想,我们总有一天我们每个人的收入可以买一辆车,但是想想我们的城市有没有可能把这些车停下来,一辆车停下来平均需要的建筑面积大约30平米。大家知道我们改革开放30年,我们人均住房由几平米增加到30平米,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再造一个城市。我去年年底去了韩国和日本,我惊人地发现我的判断是对的,楼有多高,停车厂要建多高。

 

  实际上是由我们国家国情决定的,我们人口和土地决定了,我们不仅北京、上海、广州是要高密度发展的,甚至一些县城都是高密度发展的,我们人均拥有的土地空间,我们国家标准是一百平米,要解决我们吃住工作、交通,同时还有我们所有的公共资源和上学,要看病,我们还要公园,实际上给我们车的空间非常少的。

 

  我们中国小汽车的发展,我个人认为,现阶段这些政策必须要认真的反思。我决不是一个小汽车的反对者,汽车带给大家的社会文明和个人生活品质的提高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小汽车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必须考虑它的社会资源成本,对于大城市来讲,高密度这种区域没有任何捷径,只有发展大容量交通的方法,靠私人小汽车,靠扩充马路解决绝对是死路一条,但是公共交通的发展,受我们传统制约问题很大。

 

  首先公交优先,怎么才能优先,如果混着走,公共汽车永远也不能吸引大家,你有钱买得起车,怎么让公共交通超越小汽车的服务水平呢?所以我们做过对比,我们北京公交290公里,至少在中国是最长的,但是大家看一下,实际上在最需要的地方是走不起来的,行不成网的,所以结果是什么?如果你坐公共汽车出行的话,你的速度只有小汽车出行的40%,即使你坐了北京的地铁,你的出行的速度也只有小汽车的60%。只有60%,我们要在中间的倒车的比例非常的大,其实这些反映出来我们北京的地铁,大家都说上面挤,我们对这个认识不够。

 

  北京提出来大力发展地铁建设,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同时我要告诉大家,北京2010年达到600公里的地铁依旧不能解决拥挤问题。靠什么?就是我们的地面公共交通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支撑。

 

  当然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城市规划的理念问题,我们城市的道路和欧美城市的路的这种差距,这种差距目前带来的是什么?其实是很不利于我们公共交通的发展,比如说我们地铁和城市之间,我们会发现我们的轨道实际上是在机械地铺设,我们的城市并没有随着我们轨道的交通来同步在发展。所以实际上大家不要想,我们现在的轨道交通太挤,是因为太少了。

 

  我还想强调停车问题。这跟小汽车直接相关,我们的观念必须要进行调整。我们对小汽车的态度,大家一定要思考这个问题。其实我们拥有小汽车,毫无疑问是一种荣耀,但是我们一定会为它付出代价。中国的大城市不可能人人都能够有一个低廉价格的小汽车。我曾经打过很不恰当的一个比方,我把小汽车比做别墅。70%的美国人住的是有后院,有停车场,有停车库的房子。我们国家你想想我们中国人是不是也能住别墅,如果有条件的话,每位都不会拒绝,都愿意去住。但我们中国人很清楚,我们要想把中国人养活,能有饭吃,我们绝不能中国到处都建别墅,我们要保护我们有限的耕地,想想看,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住什么,我们用什么。

 

  公共交通才是我们城市的根本保障,这就是相当于我们现阶段基本住房保障一样,基本住房保障的责任在哪里?一定是我们政府的,如果我们的住房完全靠市场解决,我认为是不对的,所以我们政府现在认识到了,我们必须要有基本住房保障。对于交通来讲,城市公共交通就是出行的基本保障,中国很多城市,北京我认为这几年做得不错的,票价降得这么低,我们不对这个低价票做评论。这一点北京市看清楚了,要想让北京市民有一个基本出行保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