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海外ITS > 正文

我国未来智能交通将重普通出行及公共交通

2012-07-02 14:00:32 来源:新华网责任编辑:

  从近日在此间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暨展览会上了解到,未来十年,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将发生五大转变,普通出行者和公共交通将成为主要服务对象。


  据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笑京介绍,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步以来,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路径可以概括为:“以应用为主线、以支撑发展为目的,不断跟踪国际前沿,逐步缩小差距”。为了配合未来十年经济社会的进一步转型升级,特别是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将发生五大转变。


  一是从主要为管理领域服务向主要为普通出行者服务转变;二是从主要为小汽车服务向主要为公共交通服务转变;三是从效率优先原则向效能、安全、生态并重的方向转变;四是从借鉴、跟踪国外先进技术转向自主发展并创新技术;五是发展动力主要由技术引领转向应用和市场两股力量。


  王笑京说,下一阶段智能交通系统将主要由移动通信、宽带网、RFID、传感器、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作支撑,更符合人的应用需求,可信任程度提高并变得“无处不在”。与之相适应,依托广播电视网、移动通信网、互联网,以双向互动为特征的信息服务运营模式,将催生一批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第一个全国统一标准、在全国大规模应用的智能交通系统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为例,短短几年间,就已有20多个省区市正式开通运营。截至今年5月底,相关省区市开通的电子不停车收费车道超过3000条,用户超过300万,各类服务网点及自助终端达6000个。


  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所长薛美根认为,未来智能交通有可能重点满足人们有关安全与应急的需求,而交通信息则会成为人们生活信息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雨雪天气过后哪些路段湿滑需要特别警惕,都可事先通过手机或车载终端告知普通出行者。


  同时,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针对个体进行成本核算,建立碳排放、污染物排放、拥堵的成本分担机制,让公平原则在社会交通体系中得到更充分体现。


  薛美根认为,公共交通是未来解决交通难题的主要途径,而智能交通系统的迅速发展,有助于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品质,有助于保持现有乘客群并吸引更多乘客,有助于绿色、环保和可持续的交通模式的建立。


  第三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暨展览会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市分会主办,应用展示面积达6000平方米,智能交通是本次大会的重点话题。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