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海外ITS > 正文

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将保持长期较大的市场需求

2012-07-31 09:23:51 来源:www.cpsits.com责任编辑:

  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在我国可以说是伴随高速公路建设一同发展起来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有关部门就开始了对智能交通系统展开基础性研发工作,并制定了相应的研究计划,同时在围绕道路交通建设的各种发展战略规划中,也都将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系统作为重要内容。伴随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成熟、有效的解决道路问题的主要手段。在我国道路设施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运输需求背景下,智能交通系统有效提高运输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同时在减少污染和降低能源消耗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构成


  传统上,高速公路信息化工程、机电工程等是我国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随着发展,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管理和养护、高速路网智能监管和应急处置、高速公路智能化信息服务等正成为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围绕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机电工程、信息化工程展开论述。


  机电工程目前仍然是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内容,由监控系统、通信系统和收费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各系统担负着不同的功能,监控系统主要对高速公路收费、交通信息、气象信息等方面进行监控和信息采集,通过在高速公路沿线、桥梁隧道、收费站点设置监控设备,并把其信号传输至监控中心集中监控,从而实现交通状况的可视监控。通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道路交通信息传输和交换,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及监控、收费系统提供必要的话音业务及数据、图像信息传输通道,它是保障高速公路安全、高速、畅通、舒适、高效运营及实现现代化交通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收费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保障高速公路按章收费。收费系统一般采用“收费车道—收费站—各运营公司收费中心—收费结算中心”的四级收费体制。各级站点的核心都为计算机设备,这些设备通过以太网交换机连成网络。收费车道采集的原始收费数据,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时传送到收费站,收费站将采集的数据集中后发送给收费结算中心和相应的运营公司的收费中心。


  二、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将保持需求旺盛


  截止2010年底,我国高速公路网络已经建成通车约7.4万公里。根据2011年4月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末,我国国家高速公路网将基本建成,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0.8万公里。届时将覆盖90%以上的20万以上城镇人口城市。另据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司长孙国庆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交通基本建设投资总规模约6.2万亿元。在未来,伴随我国高速公路仍将保持快速发展,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的市场需求将保持旺盛态势。


  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智能交通系统相关的投入与道路建设总投资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发达国家的智能交通系统投入占高速公路建设总投资的7%-10%左右,而我国高速公路智能交通仍处于发展阶段,投资占整个基建工程投资额的1%~3%之间。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资大约在6000-8000万元/每公里,以保守投资额6000万元/公里,智能交通占比1.5%来进行估算,每公里高速公路的智能交通投资为90万元。另外,除了新建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对存量高速公路的智能交通系统运行维护和升级改造也存在巨大的需求空间。根据行业经验,一般而言,对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维护的投资将占到新建项目的3%左右,而我国高速公路已经进入集中升级改造的阶段,每年需要升级改造的道路里程将不断增加,目前每年所需升级改造的高速公路里程已经超过1万公里,按照新建系统造价的30%计算,每年仅升级改造方面的市场需求就将超过30亿元以上,考虑到通胀及对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未来几年高速公路对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将存在巨大的需求。


  根据我国近年来高速公路建设里程的变化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结合智能交通单位公里投资金额计算,我国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的总投资额变化情况见下图:

\
  数据来源: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整理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