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海外ITS > 正文

探讨综合客运枢纽信息化市场热门话题

2013-11-12 15:35:07 来源:中国交通技术网责任编辑:
摘要: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交通问题似乎成为了时下一个主要并且迫切亟待解决的社会矛盾,甚至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水平。

  近几年,伴随着市场的呼声,智能交通行业迅猛发展,然而作为其中一份子的城市综合交通客运枢纽(以下简称“综合客运枢纽”)不仅承担着衔接城市内、外人流互通的重要角色,同时也满足着不同交通方式间的转换需求。鉴于其特殊性,综合客运枢纽信息化市场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探讨话题。

 

\


  一、市场背景


  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强调通过信息技术对交通运输管理及服务的全面覆盖和深度融合,明确指出了实现交通运输系统的全网联动和协同应用的任务。


  在《交通运输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十分重视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提出一条主线,五个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进一步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出要在36个中心城市重点打造约40个大型的综合交通运输客运枢纽,并在北京东直门、深圳福田、南京南站、重庆四公里、成都东站和长沙的黎托六个重点示范项目上给与投资支持。与之相应的是,在《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要依托综合客运枢纽来开展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协同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二、市场现状


  通过对该领域不同承建企业的走访了解到,近几年我国的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的方向已经逐步从最开始的长途客运和枢纽信息化两大方向,扩展到了更多更深层次的方面,即更集中在城际之间的公路长途客运上,重点攻关的方向主要包括了长途客运信息化、枢纽信息化建设和城市公交的外延等环节,如公交、出租的调度与管理。


  1.行业细分


  目前对于该行业的市场细分并是不非常明确,根据相关调研情况、投资动向等方面显示,大致可分为:枢纽日常运行监测与协同联动支持系统、枢纽换乘诱导与信息服务系统、枢纽安全疏散与应急处置系统、枢纽的综合运行管理系统和枢纽周边的交通诱导系统。


  2.投资模式


  综合客运枢纽由于其复杂与特殊性,往往投资金额大、回款周期长。现阶段主要是由政府投资支持建设,但为了更好的发挥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的城市开发功能,BT模式也成为了一种有效途径,另外包括BOT等多元化融资方式也都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逐渐开始融入进来。


  据业内人士透露,除了大型示范项目之外,地方性项目建设普遍采用了建筑一包,智能化集成项目一包然后再分包出去的建设方式。然而,随着企业业务综合性的不断提升,统一承包建筑和智能化项目的企业也不在少数。


  3.建设重点


  通过对建成的六个综合客运枢纽示范项目:北京东直门、深圳福田、南京南站、重庆四公里、成都东站和长沙的黎托的经验总结,主要归纳了以下几个建设重点:


  3.1强调动静态标识结合


  动静态标识在时间轴上是负责不同的端点的,动态标识负责时间轴上的两端,动态标识在乘车前会有动态信息服务,在整个枢纽里走行时主要依靠静态标识对乘客进行引导,静态标识只要按照总分的原则,进行合理的设置就能达到引导乘客换成的目的。


  3.2枢纽整体协同管理、运输服务协调统一


  努力建设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信息共享、协调联动、枢纽场站运营与客运之间协同管理的运营模式。


  3.3科学合理的路网规划建设


  在进行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建设时要同步进行周边配套道路网的规划建设,避免引起拥堵。努力减少换乘距离;换乘设施和信息系统着重体现“以流为主”,最大限度提高换乘速度,快速疏散客流。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