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智能手机与车载终端谁是未来主角

2013-04-08 08:54:32 来源:ITS智能交通杂志责任编辑:

   2012年6月,在旧金山的莫斯康展览中心,苹果公司iOS负责人Forstall宣布在未来12个月的时间里,通用、丰田、克莱斯勒、本田、梅赛德斯-奔驰、奥迪、宝马和捷豹路虎这八家主流车企计划将苹果公司的Siri语音控制功能整合到汽车应用中,支持EyesFree(免视)操作。其中通用汽车等三家公司已经确认或暗示了意向,最快有望12个月内投入使用。此消息一出就被各媒体迅速转载,行业犹如平静湖面投入颗颗石子,激起阵阵涟漪。尽管在超过两个小时的发布会中只有不到两分钟提到了汽车,而且在Forstall平铺直叙的介绍中台下也没有传出之前发布新技术时的尖叫,但这却阻碍不了苹果正式向汽车行业掘金的步伐。而在这此前的3月份,谷歌无人驾驶汽车拿到牌照获准上路;英特尔提出未来将着重发展汽车信息娱乐系统;IBM也将触角直接伸向了汽车。越来越多的IT巨头发力汽车领域,个个磨拳擦掌抢占制高点,让竞争原本激烈的车载终端市场狼烟再起。未来,谁才是市场真正的主角?


  一、智能手机迅速崛起


  目前,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对于汽车行业,尤其是车载导航行业,已经开始显露出受这种风潮所带来的深刻影响。比如,论外观,车载导航不如智能手机精致;论娱乐,车载导航不如MP4好玩;价格上呢也需要几大百乃至数千元。同时,面对智能手机实时在线、可以通过应用软件不断增加功能的灵活性,车载导航仪似乎已无还手之力。导航市场一直上演群雄逐鹿,PND、车载导航、智能手机之间的争斗此起彼伏。最先几年是简易型车载导航仪(PND)一家独大,后来车载导航异军突起;而近两年,智能手机迅速崛起,车载信息终端也迎来了重新定义时期。首当其冲受影响的自然是PND,发展势头从往日的如日中天到现今的一落千丈。


  德赛西威公司创新与产品管理经理徐建提到,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近5年没有太大变化,而手机的变化是翻天覆地。比如导航,用户觉得车载导航不如自己的手机导航好用,还有车载导航只有一种方式,而手机可以装高德甚至是谷歌。让车跟云连接起来,实现快乐驾驶。这样,对消费者来说一则省钱了,二则熟悉手机所有的操作和界面,不需要再去熟悉车上的系统。


  “从应用软件的丰富、客户粘性、使用携带方便、多功能、娱乐性、应用领域及范围来看,智能手机都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深圳搭车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赖光程也表示。这与“业内人士指出,不少消费者认为地图常新、能够实时获取塞车等信息的智能手机比内置型导航仪更为方便”的观点不谋而合。


  的确,随着科技的进步,导航的功能开始在智能手机中普及,一些基于手机平台提供的导航软件功能十分强大。比如,2011年3月15日,新一代车联网服务平台——车音在线正式上线。此款基于智能手机客户端应用的服务平台,涵盖了语音智能导航、实时路况、手机信息报等诸多功能,特别是在智能导航方面,车音在线与中国前装车载导航地图市场份额最大的高德软件合作,对高德软件地图数据库中的海量路名、地名、数千万兴趣点名称的语音识别训练,用户只要通过语音指令,就能松实现查询、设置导航目的地等任务。同时只要是苹果iOS和安卓这两大主流智能手机平台的用户就可以通过车音在线享受优质导航服务。


  据报道,iPhone用户利用手机自带的GPS装置,就能精确显示车辆时速以及当前位置,早前被一些“豪车”吹捧的所谓“车辆抬头数字显示”功能,现在随便一个iPhone用户似乎都可以轻松实现。另外,谷歌和诺基亚都决定向用户免费提供GPS技术。早在2010年1月,诺基亚公司就开始向智能手机用户免费提供导航软件OviMaps;另有数据显示,高达4500万用户购买了具有GPS功能的Android手机。自此,智能手机的导航功能日渐普及。


  低廉实惠的价格,便捷的使用方式,集诸多优势于一身的智能手机单凭导航这一功能的“进化”就已经威胁到了传统的车载终端产品。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智能终端产品销售正呈直线上升。世界知名数据统计分析公司预计,2013年中国智能终端市场将会增长33.1%,2016年智能终端市场规模将达5.6亿台。而2011年全球的PND销量为3300万台,比2010年的3800万台减少了500万台,到2016年预计将减少到2300万台。智能手机2011全年的出货量却为4.8亿台,2012年全球智能手机有望增至6.14亿部,涨幅为35.8%,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二、车载终端奋起突围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高。官方2011年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0578万辆,同比上一年增长16.4%;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7872万辆,增长20.4%。汽车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关联产业的崛起,车载终端已成为汽车的标配产品,因为在密封的车空间中,消费者更加迫切地希望实现人、机、车三维交互,车内设备不再是冷冰冰的机器,人性化、易控性的突显智能。单就导航应用而言,相关数据显示,日本的GPS系统车载使用率高达59%,欧美约为25%。2010年,中国车载GPS导航市场规模达342.7万套,但相对于每年销量超过1800万,保有量超1亿的的汽车市场,所占比率仍然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如此看来,终端导航市场的潜力绝对巨大、是一个生机无限的朝阳产业。


  上世纪90年代的中期,从第一家进入导航产业的合众思壮开始,我国企业正式涉足终端导航产业已有18年历史。随着汽车普及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厂商进入这个行业。市场的品牌数量开始达到数百家,最高峰时达到1000余家,可谓“千帆竞渡、百舸争流”。


  1、跨行业合作,奋起突围


  目前,随着互联网和车联网的发展,IT大佬的强势入侵,传统车载企业奋起突围。更多的企业选择谋求行业间的合作,以争夺更多适合自己的生存环境和获利空间。比如,深圳知名企业伊爱高新与福建电信合作,运用电信的3G平台网络布局运营服务市场,为奇瑞、长安及东风日产的汽车用户提供贴心服务。翼卡车联网公司和索菱集团、善领科技签订合作战略协议,体现两种不同的合作方式。索菱集团的客户可以体验翼卡车联网声控导航和其他车联网服务,进一步推动声控导航功能在行业中的影响;翼卡车联网的客户享受善领科技的信息安全预警功能。


  2012年9月5日,中国最大的GPS车载智能终端制造商深圳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主要基于全国的车载位置监控业务,包括客运、物流、危运、公交等行业车辆进行合作。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对促进行业规范化运营、降低运营风险和提高运营效率起着重要作用,更将有效提升车载终端信息化水平和整体竞争力。


  与此同时,知名车载终端厂商锐明视讯为了顺应当前车载终端的高清化、智能化趋势,与海思合作采用Hi3510,并借助其快速地推出了适应多种无线传输方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