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交研中心:北京市民的公共交通费将会翻倍

2014-07-18 10:24:46 来源:北京青年报责任编辑:
摘要:而根据国际经验,公共交通支出占个人年可支配收入的合理范围应在5%-10%左右。这样来看,北京现在公共交通支出明显低于合理范围,如果以这个标准调整,北京市民的公共交通费将会翻倍。
 
 
  17日上午,北京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数据,按照每月21.75个工作日,每天通勤出行2次计算,目前北京市民轨道交通通勤月均支出87元,占可支配收入的2.6%,公交通勤月支出40.3元,占可支配收入的1.2%。而根据国际经验,公共交通支出占个人年可支配收入的合理范围应在5%到10%左右,北京市民的公共交通支出明显偏低。如果以国际经验为标准,北京市民每月的交通支出可能会翻倍。
 
 
  交研中心建议政府应该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但价格应体现成本因素,由政府、企业、乘客甚至用人单位共同承担。对于长距离乘坐的乘客,当月支出超过一定金额时,应给予优惠。
 
 
  自行车出行率
 
 
  下降一半多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是从事北京城市发展规划及问题研究的部门。17日,研究中心副主任兼总工李先介绍,实行低票制以来,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大幅上升,小客车出行比例基本持平,交通结构明显完善,但自行车的出行率下降很多。
 
 
  据了解,在2007年票价改革后,当年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就达到34.5%,一年上涨了4.3个百分点。到2013年,公交出行比例已经上升到46%,但小汽车的比例为32.7%,与2007年基本持平。这意味着,低票价政策吸引市民少开小汽车、多乘坐公共交通。
 
 
  然而现在自行车的出行比例严重下降,从2006年的27.7%下降到12.1%,减少了一半多。2013年轨道交通日均进站量约500万人次,其中74万人次乘车距离小于6公里,占14.7%。而地面公交客运量中3公里以内出行占38.2%。李先认为,应积极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促进不同出行距离的乘客,选择更合理的交通方式。当然,必须同时提高地面公交的行驶速度和准点率,改善自行车、步行出行环境,应多施划公交专用道,给自行车不受干扰的独立路权。
 
 
  按国际标准
 
 
  公共交通费将翻倍
 
 
  北京现行票价国内最低,也低于世界大多数城市。据交研中心统计,北京轨道票价水平按同等出行距离测算,轨道票价占收入比例大约是东京的2/3,巴黎、伦敦的1/3。
 
 
  2007年票价改革前轨道交通实行跨线加价政策,票价范围为2-7元,按照每月21.75个工作日,每天通勤出行2次计算,乘客一次出行平均票价为3.25元,月通勤费用为141元,占当年可支配收入的8.5%,2013年轨道交通通勤月均支出87元,占可支配收入的2.6%。
 
 
  2007年票价改革前地面公交通勤乘客以使用月票(45元/月)为主,占当年可支配收入(19978元)的2.7%。现状公交通勤月均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1.2%。
 
 
  而根据国际经验,公共交通支出占个人年可支配收入的合理范围应在5%-10%左右。这样来看,北京现在公共交通支出明显低于合理范围,如果以这个标准调整,北京市民的公共交通费将会翻倍。
 
 
  地铁应计程付费
 
 
  公交应同城同价
 
 
  李先建议,地铁应该实行计程式票价,多乘坐多付费,票价按着递远递减原则。递远递减就是指乘坐距离越长,对乘客来说每公里的花费就减少一些。以广州和深圳现行的轨道票价为例,起步4公里以内2元,相当于每公里0.5元。到4至12公里范围内时每递增4公里加1元,即每公里0.25元。而12至24公里范围内每递增6公里加1元,就相当于每公里0.17元。24公里以后,每递增8公里加1元,平均每公里才0.13元。对于经常长距离乘坐公共交通的乘客,特别是以公共交通为日常通勤工具的,当其月支出超过一定金额时,应给予优惠。
 
 
  目前,北京地面公交存在多种计费方法,造成同城不同价。大概分为4类:第一类是单一票制1元。第二类是1元起步,12公里以内1元,每增加5公里加价0.5元,即十二、五、五进制。第三类是1元起步,10公里以内1元,每增加10公里加价1元,即十、十进制。第四类是2元起步,10公里以内2元,每增加5公里加价1元,即十、五、五进制。
 
 
  李先建议本次公交票价改革将地面公交票制票价标准统一。可以考虑以现有价格不打折,为鼓励用卡,也可打九五折,或者提高票价水平,依然实行较大折扣。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