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工信部出台《车联网发展创新行动计划》,明确加快车联网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
目前,我国正由工信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筹建国家智能网联创新中心,智能汽车发展已上升到国家层面。同时,智能驾驶上路法规正在加紧拟定。
(图片源于网络)
发展智能网联技术成为全球共识,各国纷纷健全相关立法。国内方面,车联网、无人驾驶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工信部在《2018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中提出,将加快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推进汽车信息安全标准的制定。
日前,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表示,我国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将其作为解决交通安全、道路拥堵、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重要手段,带动汽车产业技术变革和加速升级。
国家发改委也在加大力度推进智能化汽车发展。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包括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智能网联、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行业9大研究中心,着力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与装备等瓶颈问题。
政策推动下,北京、广州、长沙、湖北襄阳等地正在积极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开展智能网联公交车道建设试点
11月21日,《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白皮书(2018年)》正式发布。根据白皮书,北京市将通过5个专项行动计划和5个方面示范应用推动发展智能网联汽车。
5个专项行动计划包括:持续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产业化;加快建设智能路网设施;建成满足超大城市出行需求的交通云;率先建设5G车联网;大力发展高精度地图产业。5个方面示范应用包括:稳步推进自动驾驶载人运行示范应用;逐步推广物流和作业车辆的自动驾驶应用;拓展高速路、快速路等自动驾驶测试种类;开展智能网联交通效率优化示范应用,实现信号灯配时优化、拥堵提醒,开展智能网联公交车道建设试点;探索面向未来的智能出行服务新技术、新模式,建设安全、智能、共享的综合交通出行服务体系。
推进公交无人驾驶
近日,广东省惠州市发布 《惠州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规划(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惠州市将建设具有特色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构建创新发展平台,集聚产业资源,打造以智能网联汽车为特色的千亿级汽车产业发展集群;推进无人驾驶公交、无人驾驶物流车等产品的商用化;面向共享汽车,开发“一键自动驾驶取还车”的系统功能。
根据《意见稿》,惠州市将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在开放测试道路进行公共交通、道路环卫、物流运输等领域的试点示范。在惠州机场、惠州港等相对封闭区域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验证智能网联汽车在短程接驳、物流运输、生产作业等场景下的环境适应性、系统可靠性和应急处理能力。
内地首辆自动驾驶出租车投运
广州近日推出中国内地首辆自动驾驶出租车,并投入试运营。据介绍,该车通过多传感器的融合,实现360度全方位感知。车上的激光雷达传感器和摄像头,就像汽车的眼睛,将四周的情况传输给电脑。智能的车载电脑会即时分析当前路况,然后计算最佳的输出指令来控制车辆的行驶状态。
自动驾驶出租汽车可以切换模式,在人为介入自动驾驶智能系统后,车辆可立即切换成普通驾驶模式;在自动驾驶模式试运营以外的时间,车辆可像普通出租汽车一样运营。首辆自动驾驶出租车试运营当日,共有40余名乘客搭乘了这辆车。很多乘客表示自动驾驶汽车运行比较平稳,车辆反应也比较敏感。
开展智慧公交道路测试
近日,长沙市政府开放了一段约7.8公里长的线路用于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并发放首批4个种类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涵盖智慧公交、智能驾驶乘用车、智能驾驶环卫作业车、自动驾驶重卡。
获牌车辆将被允许在指定的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上行驶。该条道路的智能化系统设计包括了定制化智能驾驶网联系统、定制化智能监管网联系统、定制化智能网联数据管理软件平台、道路视频监控系统、电子警察及交警视频监控系统及安全系统等,并布局了基于5G的V2X系统,满足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的需求。同时,这条道路也将率先开通道路自动驾驶公交示范运营线路。
出台智能网联汽车路测新规
日前,湖北省襄阳市汽车产业办公室联合襄阳市经信委、襄阳市公安局、中国(湖北)自贸区襄阳片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编制出台了《襄阳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此举标志着襄阳已具备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条件。
根据规定,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应结合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采取分步实施的方式推进。测试车辆应在封闭测试道路、场地等待定区域进行充分的实车测试,符合国家行业相关标准、省市级政府发布的测试要求以及测试主体的测试评价规程,具备道路测试的条件。
加强人才支撑和金融支持
河南省政府办公厅近期发布的《河南省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到2020年,全省智能网联汽车新车占比达到50%。
目前,郑州市正根据该计划要求,制定该市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并协调相关部门制定“1+5”配套文件。除了政策扶持,郑州市还将积极推动设立郑州市智能装备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金等方式加强金融支持。另外,郑州市还将加强人才支撑以及组建由高校参与的郑州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联盟,以期加快车辆远程控制、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成果应用。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