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视觉大模型智识抛洒物 海康威视助力普通国省道数字化管养

2025-09-08 11:01:45 责任编辑:
摘要:截至2024年全国普通国省道达60.61万公里,海康威视联合广东蕉岭,用视觉大模型、AI巡检车等技术,实现抛洒物检测、病害诊断等,建数字孪生公路,推动管养数字化。
据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测算,截至2024年,全国已建成60.61万公里普通国省道,勾连起34个省级行政区、300多个地级行政区和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在部分省份辐射80%以上的乡镇。每年,这张国省道公路干线网络托起了数亿吨的货物流转,是区域间的经济纽带,也是偏远乡镇的触角。但高频度的通行,也带来了道路损耗和安全隐患等难题,公路管养面临不小压力。

\

如何有效管养密如蛛网的普通国省道干线,又该如何高效响应事件,确保区域经济动脉的畅通?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公路事务中心联合海康威视,交出了一份数智答卷: 

通过物联感知设备和大模型技术,实时感知边坡位移、落石、抛洒物等隐患,及时发出预警,提升响应速度;事件管理系统的引进,让公路养护、应急等工作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此外,还打造了一条长达92公里的数字孪生公路,实现公路“图上”管控、指挥调度“现场”直达,推动普通国省道运行、养护、管理的数字化。

“蕉岭县公路事务中心携手海康威视共同打造广东省国省道公路智慧系统平台,符合当下5G时代公路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告别传统的公路‘建管养’模式。”蕉岭县公路事务中心智慧公路部副部长黄琪琪说。


视觉大模型智识抛洒物 5秒锁定公路碎石隐患
 
蕉岭县四面环山,国道G205、省道223、332在这里穿山越岭,大急弯和长下坡并不罕见。如今,这些路段的34处关键点位,上岗了一批新的智能“卫士”——黑光球机、智能抓拍机等物联感知设备,一旦碎石、碎沙现身路面,就会在5秒内被检出。 

这是由蕉岭县公路事务中心与海康威视共同部署的、用于检测公路抛洒事件的系统。蕉岭县拥有丰富的石灰石、铷等矿产资源,普通国省道就是这些矿产资源的运输血脉。但麻烦随之而来:抛洒到路面的碎石、碎沙,会降低过往车辆的抗滑能力,极易发生甩尾、侧滑、甚至是翻车事故。 

以往,这类抛洒事件的发现依赖人力,信息滞后且易遗漏;事后追责需要人工回溯监控数据,费时费力。现在,算法检测出事件以后,HCM智慧公路综合监测平台还能通过时间将事件信息和卡口抓拍机信息关联起来,“顺藤摸瓜”找到事发路段的过车信息,几分钟就能完成从检出到关联责任车辆的全过程。 

这套系统内嵌了海康威视视觉大模型,以海量真实路段抛洒事件视频为训练“教材”,实现对面状抛洒物的高精度识别,解决了蕉岭县特有的、以碎石、碎沙、土灰为主的面状抛洒物检测难题。

\
 
此外,海康威视的位移观测球、水位观测球、雷视一体机,也在多个维度实时监测公路的“生命体征”——边坡上的位移观测球,能“感知”山体表面毫米级的位移,凹陷路段上方的水位观测球能“看清”积水深度,及时提醒过往车辆。长达208公里的国省道上,这些物联设备安静伫立,为普通国省道的行车安全构筑了一套科技屏障。


AI巡检“把脉”普通国省道 捕捉毫米级病害

公路也会生病。路面坑槽、裂缝、龟裂这类的病害,都是道路安全隐患的来源,若没有及时干预,有可能带来塌陷、隐形空洞,乃至重大安全事故等连锁反应。 

为了更精准地“诊断”公路病害,海康威视自动巡检车“上岗”。它搭载了2400万超高清摄像头,以最快80km/h的巡航速度,360度全景环视路面健康状况;不断迭代、升级的AI算法还能自动定位“毫米级病灶”,横向裂缝、纵向裂缝、龟裂、坑槽都逃不过它的“眼睛”,巡检人员不再需要下车手动测量,检测准确率高达90%。


\

一趟巡检能采集到近千条路面病害信息,结合历史维修、技术状况评定等数据,还能辅助公路事务中心做出养护决策,为普通国省道公路的养护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让公路事件处置 像快递一样可追溯

树木倒了,路灯杆损坏了,两车追尾了,都可以被统称为“公路事件”。在蕉岭县智慧公路平台,公路事件分为养护、路政、应急和工程四种类型,同时会有对应的责任部门处理。以往,工作人员发现公路事件以后,会打电话或者在工作群上报,但这种方式信息留痕不足,有可能会造成问题反馈不及时。 

随着蕉岭县智慧公路平台的建成,基于设备感知或人工巡查发现的公路事件,都被汇聚到了“事件中心”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上报的公路事件就像正在等待派发的快递——

\


系统先化身“智能分拣机”,识别事件性质和类型,然后以APP通知、短信等方式,将处置任务送达相应部门,还能联动上下游部门或养护公司进行协同处理。 

之后,任务的派工、签收、到处理结果反馈和审核,每个节点的状态都像快递一样可以被追溯和看见,进度一目了然,打破以往的数据孤岛,形成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92公里数字孪生公路 助力路网治理

在蕉岭县公路事务中心,长达92公里的普通国省道,被搬进了偌大的指挥屏。它就像一条流光溢彩的数字河流,桥梁、隧道、甚至小到路杆这样的路产,都在这个平行世界里被呈现。未来,这条数字孪生公路还将延长至208公里。
 
\

这就是海康威视为蕉岭县公路事务中心“编织”出的数字孪生公路,通过高精地图采集、三维建模渲染,实现公路资产与运行状况的真实还原,一键调取路产信息、路面病害等数据。通过数字孪生技术与视频监控系统的有效融合,公路事务中心的人员还可以在线上实现远程巡检,提升巡检效率。

 “蕉岭县公路智慧系统平台结合了大量本地数据及案例经验,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真正能够使用起来的全生态闭环系统。” 蕉岭县公路事务中心智慧公路部副部长黄琪琪说。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