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策法规 > 正文

何思模:全面提升轨道交通建设速度

2013-01-08 08:56:45 来源:www.cpsits.com责任编辑:

     东莞市作为珠三角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也是贯彻和落实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载体。构建轨道交通,构建东莞市经济发展新的优质基础和城市品牌新的亮点,强化与深圳、广州、惠州的经济合作、人才流动、产业合作,此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从2008年开始,东莞市充分认识到此举的重要性,出台了东莞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并于2009年开始,正式开工建设我市首条轨道交通线路。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各镇街的全力配合下,该项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多条线路相继开工建设,多个车站相继封顶或建设完成,将为东莞市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构建优质的基础。


  ??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东莞市轨道交通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建设速度较慢,建设中所遇到的障碍较多,出现问题解决速度相对滞后,这些都严重影响着我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速度,进而影响在新形势、新基础下东莞高水平崛起的重要战略。轨道交通建设当前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如下。


  ??(一)建设速度相对较慢


  ??从2008年开始进行规划,2009年开始开工建设,时至三年,尽管建成了部分车站。而据最新公布的消息,东莞市首条开工建设的线路R2线需要在2015年通车。当前是东莞市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未来几年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将直接关系东莞市发展战略和发展成果。如果轨道交通建设速度在已经落后深圳、广州等地的基础上,东莞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不能得到提升,东莞将在产业配套、人才流动等方面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从当前建设速度和我市经济发展的紧迫需求分析,东莞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明显呈现出速度较慢的特点。


  ??(二)建设中所遇到的障碍多


  ??东莞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慢,其原因有很多种。但表现出的突出原因是在建设过程中,东莞市所遇到的障碍问题相对较多,如房屋拆迁、土地征收,地下管道缺乏预先规划,错综复杂,需要轨道交通公司与众多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而若遇上有些部门配合不得力,最终就有可能因为一项工作、一个问题从而导致整体工作进度被人为阻止。


  ??办法:


  ??(一)尽快详细、彻底调研,摸清我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慢的症结点和关键点


  ??当前,要加快东莞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首要工作就是委托专业部门或专业机构进行彻底、详细调研,迅速、真实第了解东莞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慢的关键点和症结点,并据此制定快速解决方案。真实、彻底摸清轨道交通建设的症结点和关键点,对于轨道交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建立轨道交通建设工作小组,并落实责任,形成多部门共同联动机制,共同加快轨道交通建设速度


  ??轨道交通建设工作,绝非仅是轨道交通公司的工作,而是事关全市经济发展,涉及众多部门和镇街的工作。前期之所以出现建设速度相对较慢,关键原因就在于轨道交通建设过程需要多个部门、多个镇街共同协调。为了保证各项工作快速推进,应建立临时性的轨道交通建设工作小组,该工作小组由所涉及的部门和镇街行政首长组成,并制定明确的分工和责任机制,形成多部门联合、联动开展工作的策略,确保一方面尽快解决在建设中所产生的问题,另一方面相互之间各自按照分工逐项落实工作,提升和加快我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


  ??(三)设立轨道交通建设工作监督考核机制


  ??在建立联动工作小组,明确各部门责任的同时,还应该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对于各部门所负责的工作进行月度汇报和季度考核。从外部对各部门工作进行推动,确保责任工作得到彻底落实和执行。


  ??(四)总结轨道交通建设工作的重要教训和成功经验,并将经验和教训告知所涉及的部门,在后期市政规划中做好提前规划、提前预防


  ??在尽快推动当前轨道交通建设工作的同时,还应该总结当前我市轨道交通建设工作中的重要教训和成功经验。尤其是针对前期阻碍轨道交通建设速度的重点、难点进行彻底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和要求告知所涉及的部门,在后期市政规划中,应给予重点考虑,提前预防,避免再出现类似问题,为后期轨道交通建设工作构建优质的基础。


  ??轨道交通的发展,其绝非仅是市民出行方式的改变,更是一个城市品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其事关着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产业的发展、人才流动、文化的建设等方方面面。面对高水平崛起的重要战略,应该群策群力,部门联动,尽快、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工作,构建经济发展的新的优质基础。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