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人物访谈 > 正文

吴忠泽:效能·标准·产业——发展智慧交通应把握的重点领域

2014-10-24 17:07:38 来源:中国交通技术网责任编辑:
摘要:  一方面,要加大政府对智能交通基础性、公益性系统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和民营资本参与智能交通建设和运营,充分发挥金

  一方面,要加大政府对智能交通基础性、公益性系统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和民营资本参与智能交通建设和运营,充分发挥金融市场的融资作用。


  近年来,我国智能交通发展和建设总体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基本形成了我国智能交通科技的基础,成功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的智能交通系统示范工程,例如:北京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系统(TOCC)、上海世博会的交通组织和保障系统、上海虹桥枢纽综合智能化系统、广州市中山大道快速公交系统(BRT)、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中国铁路智能运输系统(RITS)等。


  展望未来,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构建网络化感知体系


  不断提升交通感知智能化水平,构建网络化的交通状态感知体系,提高交通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加快物联网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实际应用,一是要突破车路状态感知与交互等关键技术,包括车辆动态组网、状态实时获取、环境智能感知、车路信息交互等一批前沿技术,提升交通运行监测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升级,完善道路交通信号控制体系和轨道交通、水上交通智能化控制体系;三是建设覆盖主要道路、公交场站、高速路口、轨道交通站点、综合运输枢纽的交通感知与数据传感网络,形成智能化综合监控体系;四是推动地面公交、轨道交通、民航、铁路、交管、气象、消防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支撑城市交通智能化协调管理、安全应急指挥和规划决策。


  提升出行智能服务水平


  为满足公众出行多样化、个性化、动态化交通服务需求以及交通应急救援、跨行业综合交通服务需求:一是要建立交通数据采集、共享和信息发布制度,明确各相关方在数据质量、标准以及信息交换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二是推进政府交通信息资源有序开放,建立公益服务与市场化增值服务相结合的交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将交通运输各利益相关方通过价值链连接起来,交通信息按照市场引导、价值驱动的方式在各利益相关方之间流动,并逐步形成新的市场赢利点;三是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智能终端等新技术,大力推进个性化的移动服务发展,创造新型商业模式,鼓励交通管理、载运工具制造、信息产业等多方组成联盟,共同推进新一代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建立。通过互联网、手机、移动终端、广播电视、诱导屏等多种发布途径,实现对交通相关信息的综合处理和统一发布,为公众提供路况、换乘、停车、定位等出行信息服务。


  增强综合运行效能


  提升公共交通智能化水平与服务能力,增强交通运输系统综合运行效能。除了提升公共交通信息服务水平以外,一是要大力推广应用公交信号优先、快速公交(BRT)、城市干线公交站间分段绿波信号控制、多模式城市公共交通协同控制与服务关键技术等,推进公共交通智能调度系统建设,使公交系统更加适应客流和路况的变化,提高公交运行效率和服务品质。二是建设发展综合客运枢纽智能化管理和服务体系,提升客运枢纽的集散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建立城际公路、铁路、民航等交通系统的智能化协调运行体系,提高综合交通协调运营效率和管理智能化水平。


  提升载运工具智能化水平


  重视智能载运工具的开发,提升车辆智能化水平。加强车路协同系统、专用短程通信技术等核心技术研究开发,重视智能汽车的研究,普及车辆智能终端,推广不停车收费系统,加强城市物流车辆的智能管理,并开展“车联网”试点工作。对智能列车核心技术组织攻关,构建以高速列车为核心,以全方位列车状态感知和动态数字化运行环境为基础,以信息智能处理与交互为支撑,具有自检测、自诊断、自决策能力的智能化高速列车系统,实现高速列车的安全可靠运行和全生命周期能力保持与优化,全面提升服务品质。


  建设跨区域、多模式电子支付系统


  这是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化未来突破的另一个重点。一是要建立全国联网电子收费结算体系网络信任平台,建设国家高速公路联网电子收费清分结算和客户服务体系,实现全国范围跨区域电子不停车收费服务;二是要加快交通一卡通跨区域、跨行业的互联互通,逐步实现多种公共交通方式间、不同城市间公共出行一卡通用,实现出行中的便捷支付;三是要加快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在城市拥堵、停车场运营管理等领域的推广应用,推动实现公路与城市车辆收费一体化。未来的目标是:形成跨区域、多模式的综合交通电子支付体系,为公众出行提供便捷、高效的智能化服务。


  强化标准化体系建设


  促进智能交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需强化标准化体系建设。一是紧密结合行业发展实际需求,通过开展示范工程及专项行动计划等加强成果推广应用。探索新型科技成果推广模式,促进从研究开发到产业化的有机衔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二是建设智能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整合科技信息资源,强化科技信息资源服务能力,提升科技成果推广信息服务水平。三是重视标准化工作,推进技术标准制修订,鼓励优势企业参与和主导智能交通标准制订,积极参与智能交通国际标准化工作。四是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扩大智能交通科技开放合作。


  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


  推进智能交通发展还需积极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是制定将公益性智能交通应用系统和必要的支撑设施纳入交通基本建设范畴的政策。二是加大政府对智能交通基础性、公益性系统的建设资金和运行维护资金的保障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和民营资本参与智能交通建设和运营,充分发挥金融市场的融资作用。三是健全智能交通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支持和引导智能交通领域带动性强、集中度高的大企业以及拥有技术专长的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企业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形成创新集聚效应。(吴忠泽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长)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