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交通运输业发展这十年:创造机遇跨步前行

2012-11-19 08:59:13 来源:www.cpsits.com责任编辑:

     百业兴旺交通先行


  交通自古以来就是民生的要义、经济发展的命脉、社会稳固的基石,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10年间,我国公路运输发展迅速,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显著,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涵盖全国所有收费公路。水运承担了全国90%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量,沿海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民航客货运输规模居全球第二。


  过去10年,交通运输业在自身获得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社会得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发展的同时,我们没有忽略问题。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交通建设任重道远。以公路为例,东部地区基本饱和,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交通仍然比较落后,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据了解,从2001年起,国家不断加大对西藏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尤其是进入十一五后,自治区更进一步加快了农村公路的建设步伐。拉贡机场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墨脱公路即将建成通车,青藏铁路通车、拉日铁路的开工建设,林芝米林机场、日喀则和平机场相继通航……西藏的交通运输事业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以公路、铁路、航空等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在“世界屋脊”悄然形成。


  如今,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西藏美丽的雪山、牧场和当地的特产以及文化都已经成为当地村民致富的希望。


  在交通大动脉连通大江南北的同时,在城市生活的人们也感受到了城市轨道交通带来的便捷。生活在北京的人们除了交通拥堵带来的不快,也感受到了公共交通带来的实惠——一张公交卡便可乘坐四通八达的公交和换乘数条连通北京各个地区的地铁。


  铁路建设飞速发展


  据了解,京深客运专线北京到石家庄、石家庄到郑州段,目前联调联试已经结束,进入试运行。这意味着京石段和石郑段进入了高铁开通验收前的最后一个程序。之前的9月28日,郑武高铁通车试运营,中国版图从北到南又添了一条高速大动脉。第一条高寒地区高速铁路——哈大线也已全线开通。伴随着京广高铁的全线运营,中国高铁“四纵”干线将全部贯通,我国铁路新增里程将是去年的3.2倍。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央把铁路建设作为扩内需、保增长的重点,进一步加大投资力,掀起了铁路建设新高潮。


  继京津城际高速铁路通车之后,武广高铁等高速铁路也在神州大地上延伸着,7563公里新建高铁使列车旅行时间普遍缩短了一半以上,约300座现代化火车站也已相继投入使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铁专家王梦恕表示,高铁建设之后,加速实现了客货分线运输,使铁路货运能力大幅提升,每一列客车可以解放出3列货运列车的运力。仅京津、胶济、武广、郑西、沪宁5条高铁运营后,每年释放的既有线货运能力就达到2.3亿吨,长三角、珠三角春运期间企业生产受限问题大大缓解。


  “以前每到春运,京广南线运力紧张,每天至少有100多车的钢材不能外发,影响了武钢正常的生产运转。武广高铁开通后,提高了武钢的货运能力和物流周转率,春运期间基本上没有产生限车问题。”武汉钢铁集团物流管理总公司副总经理陈桥说。


  武钢的感受仅是铁路货运变化一个缩影。2011年底,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39.19亿吨,比2002年增长91.2%;总换算周转量完成3.91万亿吨公里,比2002年增长89.4%,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2010年12月26日,我国能源大动脉——大秦铁路(6.07,0.01,0.17%)再次打破世界铁路重载纪录,年运量突破4亿吨。这相当于用新建一条铁路1/3的投资,新建了三条煤炭大动脉,不仅节约了2.4万亩土地,还满足了全国1/3人口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


  大秦铁路也只是中国重载铁路的一个缩影。目前世界上年运量超过1亿吨的重载运输线路共计24条,中国就有21条。我国企业也已系统掌握了大功率电力、内燃机车和重载货车的核心技术,还首次在世界上实现了机车无线同步操纵技术与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结合,确保了近3公里长的重载列车,同步接受指令,同步实施控制。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