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技术方案 > 正文

浅议行人违法上高速的形态、原因及治理对策

2013-08-08 10:29:16 来源:www.cpsits.com责任编辑: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七条明文规定“行人不得进入高速公路”。因为高速公路具有封闭性、车速快等特点。行人上高速对行人自身安全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扰乱正常的行车秩序,极易酿成事故。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七条明文规定“行人不得进入高速公路”。因为高速公路具有封闭性、车速快等特点。行人上高速对行人自身安全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扰乱正常的行车秩序,极易酿成事故。据统计,今年以来,全省高速公路共发生涉及碰撞行人的事故18起,致16人死亡、4人受伤。18起事故中有10起被撞行人为高速公路沿线村民,其中1人为路旁学校的小学生,另有无名氏流浪人员的3起,施工人员的2起,车上人员下车被撞2起,逃逸事故1起。因此作为高速公路交通管理者的交通管理部门也应逐渐把行人违法上高速的治理放到越发重要的位置。下面本人结合大队辖区实际情况就行人违法上高速的形态、原因及对策浅谈自己粗略的看法。


  一、行人违法上高速的形态及原因


  (一)高速附近居民随意进入高速


  1.群众安全意识的影响。在一些地区特别是新开通路段,由于路段附近属于山区农村地段,高速公路尚属“新生事物”,沿线群众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其次群众接受安全教育相对较少,普遍存在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


  2.法律观念淡薄。高速公路沿线多为农村地带,文化、普法水平较低,村民法律意识不高,许多村民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上高速行走是一种安全隐患重大的违法行为。


  (二)利益驱使行人进入高速,比如小商小贩、拾荒人员、进入高速修理汽车修理工等。


  1、高速公路上有“利”可图。一是进入高速公路拾荒。高速公路上车辆流量大,由于司乘人员的不良习惯,产生各种可作废品卖的生活垃圾,“矿泉水瓶、易拉罐、轮胎皮”等东西吸引拾荒者进入高速公路。二是在收费站、省际卡点、堵车现场等地方贩卖水果、方便面等商品,一般为附近的居民,以手提篮子、挑担的形式在这些地方游荡贩卖商品。三是进入高速修理汽车的汽修人员。驾驶员驾驶的汽车发生故障后,为了节省相关的费用,而联系附近的修理厂的人员进入高速修理车辆。


  三、施工不规范导致行人进入高速。


  1,施工需按照相关规定规范摆放标志标牌进行施工,但往往有一些施工单位缺乏安全意识,标志标牌摆放不规范,导致施工人员演变成行人违法进入高速。


  2,现场施工人员违规作业。部分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按施工方案执行,思想麻痹大意,随意出入非施工封闭区域,甚至横穿高速公路。


  四、由违法行为衍生的行人上高速。比如高速公路上随意停车下车检查车辆或者玩耍、客车在高速公路上随意上下客,客车超员为逃避检查让乘客步行经过检查点。


  1,一是超员车辆的驾驶员在省际收费站前,为了躲避民警对超员的查处,要求或强迫一部分乘客,徒步走过交警检查点后,再重新上车。以赣粤收费站为例,每年春运和小长假期间就经常能发现男女老少、三五成群的人从检查点步行通过,这些乘客就是这样“被”成为了违法进入高速公路的行人。二是为了方便自己尽快到达目的地,主动要求在高速公路上下车的乘客。部分客车乘客选择了离家最近或转车最方便的位置,主动要求下车,然后步行离开高速公路,成为违法进入高速公路的行人。这类行人一般都带有行李,大多选择进入收费站的减速车道位置开始下车步行。三是车辆在高速公路发生故障或其他原因停车后,驾驶员和乘车员缺乏安全意识,随意在车辆周围检查车辆。


  五、高速公路附属设备的破坏及规划的不合理导致行人进入高速。


  1,高速公路修建中存在不合理问题。比如人行天桥、涵洞的设置过少,使高速公路周边村民、居民出行不方便,影响了他们生产、生活习惯,因此沿线村民、居民图方便就经常行走、横穿高速公路。


  2,调查统计,辖区新开通路段安全隔离防护网有多处存在被毁现象,绝大部分开口已经成为当地村镇、居民的出入通道。这些不规范、不安全、不合法的开口的形成,由于封闭隔离设施管理、维护工作滞后,小开口不能及时得到维护、修复,对破坏封闭隔离设施的行为不能有效进行管理和干预,久而久之,开口越来越多,小开口变成大开口,行人、非机动车进入高速公路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六,社会原因导致行人进入高速。比如流浪人员、老人、小孩。


  1、社会救助制度还不够完善。在日常巡逻过程中经常遇见的流浪人员基本是居无定所,食不裹腹,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患有精神疾病。


  2、辖区沿线多为农村地区,沿线居民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务工。造成家中老人、小孩无人照看。老人、小孩的安全意识往往比较单薄,从而造成老人、小孩进入高速。


  七,发生交通事故后,车上人员随意在高速公路上逗留。


  1,车辆发生轻微交通事故后,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车辆驾驶员首先想到的是报警,如何处理交通事故。而不顾及车辆其他人员的安全,将其他乘坐人员转移到高速公路护栏外。


  二、治理行人上高速的对策


  (一)治理的基本原则


  先宣传、后治理。


  (二)治理对策


  1,加大沿线乡村交通安全宣传力度,特别是新开通高速路段沿线的宣传。除拉横幅、发传单、放展板等常规宣传外,还应结合“五进宣传”的要求,走村串户,采取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宣传。如将行人违法上高速公路导致的交通事故的视频、案例制作成视频,通过一定的形式在沿线重点乡村播放。还有可以尝试与当地主流媒体联系,在其固有的交通安全公益广告板块中增添高速公路的内容。对于部分“重灾”路段以及个别重点对象,可以采取上门走访的形式进行重点宣传。


  2,以制度管理为保障,逐渐形成整治行人、非机动车上路违法行为的长效机制。一要主动邀请路政部门适时开展“路警”联合执勤,共同整治清理行人上高速违法行为;二要与辖区周边村委会、居委会签订工作责任状,督促其做好对本村村民的安全宣教工作,对经常性上高速的行人屡教不改的,要将其“请”至大队由当地村干部和亲属来领回,同时协调报告沿线政府综治部门,将行人违法上高速列入综治项目予以考评;三要督促收费站和服务区经营单位严把高速公路入口关,杜绝行人从收费站、服务区随意进入高速公路;四是对于执勤过程中发现的破坏高速公路隔离设施违法行为的要协调属地治安部门进行惩戒处罚;五要畅通与民政部门的工作联系,共同做好高速公路流浪人员的移交和安置。


  3,从严查处由车辆违法行为造成行人进入高速的违法行为。比如客运车辆在高速公路上随意上下课,正对此类违法行为,要掌握其普遍规律,抓住这类客运车辆几个经常性停车点,采取隐蔽守候、定点查处、尾随驱赶等方式,开展现场取证、带离纠违、从严处罚、发函通报等工作,让违法客车不敢停、停不了。对于从高速公路随意上下车的乘客,建立抄告制度,将其进入高速的违法行为,制作违法行为告知单和抄告单分别送至违法行为人所在的单位和派出所。让乘客不敢下,下不了。


  4,进一步加强施工管理,切实加强施工现场监管,一旦发现有施工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范作业,随意出入甚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