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干扰因素限制发展 宁波交通局为智能交通把脉

2013-05-06 09:26:18 来源:中国智能交通网责任编辑:
摘要:不久前,宁波城区首批14条“绿波带”投入使用。在这些路段上,只要控制好车速,能享受一路绿灯的“待遇”,通行时间比以往省50%。其实,“绿波带”仅仅是“智慧交通”当中小小的一块,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对于通行效率的提升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智慧交通”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但是,因为各种干扰因素的存在,“智慧交通”仍步履蹒跚。不久前,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邀请专家,请他们为我市“智慧交通”把脉。

  不久前,宁波城区首批14条“绿波带”投入使用。在这些路段上,只要控制好车速,能享受一路绿灯的“待遇”,通行时间比以往省50%。其实,“绿波带”仅仅是“智慧交通”当中小小的一块,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对于通行效率的提升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智慧交通”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但是,因为各种干扰因素的存在,“智慧交通”仍步履蹒跚。不久前,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邀请专家,请他们为我市“智慧交通”把脉。


  “智慧交通”正在小步跑进我们生活


  今年4月26日,城区首批共14条“绿波带”投入使用。为了测试“绿波带”的效果,交警部门选择了在早晚高峰时段对福庆路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证明:车速较以往提高了约126%。


  其实,早在“绿波带”投入使用之前,其他一些“智慧交通”的成果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比如,大家很熟悉的高清摄像头,其正式名称就是新一代智能高清(视觉)交通违法抓拍系统。这套系统使用高清摄像机,每个高清摄像机可同时监测3个车道。当车辆在距离停车线还有25米远的地方,电子警察就开始对其进行跟踪,一有违法行为就会被拍下来。


  还有去年投入使用的车辆查缉系统,只要车辆存在5条以上交通违法记录未处理,一进入监控路段,系统就会自动报警。


  干扰因素限制“智慧交通”大步发展


  “智慧交通”正在小步跑进我们的生活,不过中间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日前,记者采访了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科技处高级工程师李贤达。李贤达说,就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来说,我市与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一样采用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自适应信号控制系统———澳大利亚的SCATS系统。


  “这个系统能根据交通流量变化自动调整信号时间,但是我市的行人过街问题、非机动车左转等等问题限制了系统应用的灵活性。交通饱和度超过极限时,再好的技术也要打折扣。”李贤达认为,要推广“智慧交通”,前提就是路网建设和规划一定要有前瞻性。


  “人、环境、管理”三者缺一不可


  针对我市“智慧交通”存在的各类问题,不久前交警部门组织座谈会,邀请专家来为宁波交通把脉。


  来自日本日产公司的专家河合洋称,日本是个汽车王国,也曾因为道路整顿、交通安全教育没有顺利开展,一度导致交通事故多发。解决这些问题后,交通事故直线下降,通行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瑞典是全球公认的道路交通安全情况最好的国家。来自瑞典奥托立夫研发中心的陈永工程师说,这是因为瑞典在人、环境、管理三方面的工作比较到位,非交通部门也把交通安全当己任。所以,宁波要发展“智慧交通”,人、环境、管理这三方面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而美国福特公司专家KayeSullivan女士则认为,“严”才最重要。而德国走的是数据流,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参数采集,进行研究分析后反馈给交通管理部门,避免类似的问题再出现。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