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大数据VS大拥堵:大数据治理交通

2018-09-07 16:57:51 责任编辑: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加快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资源及劳动力涌向城市,促进城市发展同时,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一些大城市的交通状况更为严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资源及劳动力涌向城市,促进城市发展同时,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一些大城市的交通状况更为严重,交通拥堵现象不仅造成了城市投资成本增加,还会使社会发展付出昂贵的代价。

在伦敦、布鲁塞尔,上班族每年至少要浪费50个小时在交通拥堵上,这几乎等同于一周的工作时间。在欧洲,交通拥堵所带来的代价是耗费掉近百分之一的GDP。在美国,仅航班延误这一项就能耗费近60亿美元的经济成本。

(图片源于网络)

而关于中国交通拥堵有以下几点原因:

● 城市功能的定位考虑不周,目标趋同

● 城市规划不太合理

● 交通设施不完善,管理也不是很科学

● 人们交通意识不高,车辆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拥堵不仅浪费了大量能源,还会增加环境污染,损害人们身体健康及带来了精神困扰,并会耽误人们很多事情,减少了社会活动效率,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而现在对于这种损耗已经有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2013年宣布,通过大数据对现有的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强化管理和维护,每年就节省将近4000亿美元的支出。通过对交通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挖掘,来对现有交通设施性能进行改善,提高其利用效率。

建立快车道

以色列在特拉维夫和本古里安机场之间的13号公路上铺设了一条1英里的快车道,这条车道的收费系统是基于车辆的道路通过时间来收费的。

(图片源于网络)

它的工作原理采用非常高阶的实时识别模式系统,通过统计在此快车道上的车辆数目或者通过计算两车之间的平均距离来评估道路的拥堵程度,从而可以智能选择在该道路系统能够承受的前提下是否该增加“吞吐量”,而其收费方式也相应会智能化,当道路车流密度越高,收费就越高,车流密度越低,则收费越低。这种智能收费系统通过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道路的拥堵程度。

建立城市交通评价体系

中国,“在一线大城市上下班花费一两个小时、甚至两三个小时都很常见。”全国政协委员、广州佳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伟说,交通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现在最先进的治理思路是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形成“城市交通大脑”,来帮助城市解决“拥堵”问题。

在春运期间,宣城的G50沪渝高速(宣广段)出现了“万车齐挤一匝道,旁有主线空寥寥”的罕见交通拥堵。最终,宣城“城市交通大脑”把导航路线规划算法优化建议传达给高德、百度等导航作为参考,指引导航用户不再转入匝道而是直行,才最终化解了拥堵。

“这个案例很好地显示了人工智能在解决交通拥堵方面的作用。”刘伟说,“交通大数据要打通,不能靠几家企业,而是需要政府主导协调推进。只有当政府部门、交通运营企业、互联网企业、社会公众等共同参与,建立全社会交通资源统筹利用机制,才能从根上治理‘拥堵’。”全国人大代表、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晏说从全国层面来看,绝大部分城市仅依靠几家互联网公司发布的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来评价城市交通状况,由于数据单一、评价标准简单,各城市样本量差距大等原因,导致评价结果准确性差。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建立一个全面、科学、统一的城市交通状况评价体系,不仅限于车辆行驶数据,还可加入车辆违法数据、停车场数据、人群迁徙数据、交通设施数据、出行信息共享数据等,以全面、正确描述一个城市交通状况,通过细项分值分析,更好地服务城市规划建设和智慧交通管理。

尽管出现了一些令人鼓舞的将交通基础设施和大数据信息整合的例子,总体看来,这一方向进展还是缓慢。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逐年提高,尤其是城市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交通拥堵已成为"大城市病"的主要特征之一,成为老百姓反映强烈的民生痛点。在不具备大规模增加城市道路资源、实现交通供需平衡的情况下,运用技术手段特别是大数据技术来挖掘交通潜力、保持交通供需关系处于稳态,成为全国各地的优先选择。尽管如此,能够将想法付诸行动依然寥寥无几。

为什么基础设施供应商在利用大数据这一领域进展如此缓慢?为了加快这一速度,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在与行业从业者的对话过程中,我们确定了利用大数据来提升对基础设施利用效率的三点障碍。

第一,数据缺乏透明度。交通基础设施的参与者网络非常复杂。例如,一个机场的参与者,涵盖了多个航空公司、地面处理公司、零售商、空中交通管制、海关以及机场运营公司本身。每个企业参与者都能够收集各自领域的数据,但是却不愿意共享。从企业角度来看,这个有时确实是有道理的,就好比没有零售商想放弃商店。但是对乘客数据的分析可能会受益于这里面的每一个企业参与者。例如,分析客流量的变化趋势有助于机场各类资源的优化分配。这不仅可以为机场带来更大的客流量,而且还能提高商店的零售收入。然而,前提是数据能够共享。

第二,信息共享的成本和收益的矛盾。例如,航空公司为了缩短旅程航行时间,自然希望乘客进站时间越短越好,而零售商可能更喜欢乘客逗留,以增加商店的收入。机场更倾向于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但也有可能为了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快速恢复的灵活性能的提高而降低资产利用效率。因此,需要共同寻找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使得每一个企业参与者都能够获得收益,这个并不容易,需要大家一定程度上的实实在在的相互信任。

第三,监管约束不足。基础设施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属于垄断行业。因此政府这一角色至关重要,不仅要确保政策公平且划算,还要创造一个允许收集和使用数据并且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和隐私的监管环境。前提是,竞争方和保护数据方以及政府必须相信数字化是有益于后续的事业发展,这一点至关重要。另外,我们还面临一个相当大的挑战,即确保在阐述如何收集数据、如何使用数据、如何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使消费者受益的前提下,解决用户的隐私问题。

(图片源于网络)

上述三点障碍相互依存,必须同时解决。没有透明度,就没有办法建立信任,实现公平共享。没有公平共享和明确的公共利益,监管机构不会参与。没有负责的监管机构参与,企业则不愿共享他们的数据。

让所有参与者在基础设施网络中合作并不容易,首先需要有一个合格的领导者。一般来说,政府在基础设施的参与利益很明显,因此一个办法是由国家或者多国政府出面。另外特权持有者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机场运营商或者铁路公司。也可以是二者的组合,由政府出面设定目标,建立一个数据使用共享的平台,特权持有者设定机构,来进行数据工作的分析。

利用大数据提升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这一工作目前才刚刚开始,并且在逐步推进。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国民经济发展,以及车辆数量不断增加,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一直困扰着各大城市,并且给城市各方面发展及城市居民健康带来了较大影响,造成城市的交通拥堵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想实现城市交通良好运行,就应该对出现拥堵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出合理解决建议,进行实施,从而有效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行速率。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