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策法规 > 正文

政策利好频出 物联网“短板”难敌“万亿市场”

2015-03-12 09:43:55 来源: OFweek 物联网责任编辑:
摘要: 近年来,我国中央政府及各地方政府对物联网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深入,“政策先行、技术主导、需求驱动”成为了我国物联网发展的主要模式。
  自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Auto-ID研究中心首次提出物联网概念到今天,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与多数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联网产业起步较晚。2009年8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无锡时提出了“感知中国”的构想,自此“物联网”开始在中国不胫而走。今天,我国已形成基本齐全的物联网产业体系,部分领域市场规模可观。
 
  2010年,物联网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2011年,工信部印发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表示将重点支持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与智能家居等九个重点领域发展。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13年9月,发改委联合十余部门印发《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5)》,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物联网研发项目。
 
  近年来,我国中央政府及各地方政府对物联网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深入,“政策先行、技术主导、需求驱动”成为了我国物联网发展的主要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已经从2009年的1700多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5000多亿元,业内人士预计,2015年物联网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据美国权威咨询机构弗雷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预测,到2020年,物联网产业规模要比信息互联网大30倍,是典型的朝阳产业。
 
  在政府、科研单位、企业及各方面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下,当前我国物联网技术及相关产业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2015年4月23日至25日,即将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的“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简称“上交会”),秉承“技术,让生活更精彩”的核心理念,以“创新驱动发展,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技术贸易”为主题,特设新一代信息技术专区,集中展示物联网领域的创新成果。
 
  物联网即“物物相联的互联网”,主要通过FRID技术、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来实现物品的互联互通。物联网涉及国民经济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领域都有着成熟的应用。在即将举办的上交会上,部分企业将带来他们最新的技术、产品和行业应用方案,如微软的大数据、云平台技术,中国移动的通讯技术,物联传感公司的新一代SmartRoom高级无线技术,机智云的智能硬件自助开发平台及开发套件GoKit,上海科泰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环保电源设备,上海赐宝停车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停车智能化系统,上海金桥信息股份的智能化弱电解决方案,上海宝信软件股份的智慧酒店解决方案,上海朗通科技有限公司RFID技术在停车场、交通管理、汽车防盗、防伪等领域的应用等。
 
  尽管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仍面临着核心技术有待提升、行业标准不统一、行业壁垒难打破、创新应用的问题,但伴随着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我国物联网产业体系日趋完善,集聚发展态势明显。据工信部副部长毛伟明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覆盖芯片、设备、软件、系统集成、电信运营、应用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中西部四大物联网产业聚集发展区。整体而言,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可期,前景无限美好。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