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高速公路 > 联网收费 > 正文

公众对高速公路收费的“九大误解”

2011-12-28 08:22:07 来源:《中国高速公路》责任编辑:

    近来,随着媒体的不断报道,社会公众对收费公路的“愤怒”声讨愈演愈烈,一时间无论天南海北,群情激愤,大有将国家 “收费还贷,滚动发展”政策“彻底否认”之势。其实,如果稍加冷静分析,便可以知道,社会大众对高速公路收费存在着太多的误解。

  误区之一:“高速公路应该向公众免费”

  【舆情信息】

  这句话近期在各类新闻媒体、网络论坛上出现的频率最高。媒体的所谓依据,就是“世界大约有14万公里的收费高速公路,其中大约有10万公里在中国境内”。为了使读者信服,一些媒体还列举了许多国家免费使用高速公路的例子。如《广州日报》就提出要全面提速“免费公路时代”。那么,这句话究竟对不对呢?

  【真实情况】

  当今世界各国,没有真正免费的高速公路,有的只是收费方式的区别。当前国际上收费方式主要有两种:即显性收费和隐性收费。所谓显性收费,就是设收费站;所谓隐性收费,就是通过税收来实现。因此,“世界大约有14万公里的收费高速公路,其中大约有10万公里在中国境内”的说法是不对的,应该改成“世界上大部分采用显性收费方式的收费公路在中国”。

  以世界上拥有高速公路较多的若干国家为例,美国是既征收燃油税,也有8000公里设有收费站的收费公路;日本、韩国都是既要征收燃油税,也要收取通行费,其中日本燃油税的税率为120%;其它国家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70%的高速公路要收费,同时要缴纳燃油税,其中法国燃油税率300%;加拿大、荷兰、比利时、丹麦等国的高速公路确实是免费,但是道路通行费已经加在人民的税金中;在一般国人眼里,德国的高速公路是免费的,但其实不然,德国对12吨以上的大卡车是要收费的,不过用的是卫星收费系统,不设立收费站,而小车虽然免费,但燃油税税率高达260%。

  一些媒体,以海南为例来证明高速公路免费是可行的。殊不知海南是我国首先试行燃油税的省份,尽管路上见不到收费站,但海南的高速公路还是要收费的,司机在加油时就已经把通行费交了。据统计,1994年至2007年间,海南省燃油附加费累计征收80多亿元,年均递增15%。

  当前,我国把公路分成不收费的普通公路和收费的高速公路,由政府和社会成员分别负担,体现了“谁用路,谁掏钱”的原则,促进了社会公平。

  误区之二:“高速公路是暴利行业”

  【舆情信息】

  不少媒体称高速公路是“暴利远超房地产”,并举出了不少“例子”,如首都机场、“19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等等,《证券日报》曾评比过2009年上市公司三大暴利行业,路桥业荣登榜首,金融保险业位居次席,房地产业只能敬陪末座。《中国青年报》载文称“畸高的公路收费盘剥着民众利益,阻碍着经济发展,是时候对其进行‘清算’了”。

  【真实情况】

  实际上,无论是媒体所列举的路段还是19家上市公司所拥有的路段,都是属于早期建设的高速公路。除此之外,相当一部分利润并不高,多数只能实现收支平衡甚至亏损严重,而媒体对此却视而不见。因此,他们的所谓“证据”是不全面的。

  中国高速公路的收费标准是不是比较高呢?

  应该承认,与某些西方国家相比,确实相对较高。但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这些国家的高速公路已经建成了几十年,建设成本早已收回,现在收费只是用于养护维修。还有一些国家,比如英国、法国等,虽然通行费很低,但是燃油税却是中国的好几倍,如果考虑到这个因素,这些国家的通行费应该和中国相差无几,谈不上中国高速公路“高收费”,更谈不上“天价”。

  误区之三:“国家已征收了燃油税,高速公路就不应该收费”

  【舆情信息】

  现在,不少网友质疑“国家已经征收了燃油税,上高速公路为什么还收费”,中国评论新闻网在《中国需要加快推进“还路于民”》一文中更是称,“这是双重征税,合法抢劫”。

  【真实情况】

  当前我国把公路分成不收费的普通公路和收费的高速公路,由政府和社会成员分别负担。根据交通运输部的几次表态,未来收费公路仅占全部公路总里程的4%,这是兼顾了各方利益的。

  如果投资建设高速公路,单靠国家财政投资是不现实的。

  还有网友拿中国和美国做比较,强调美国的高速公路是政府财政投资修建的,这些网友说的都不错,但这些网友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中国和美国的国情不同,美国50年代开始大规模修建高速公路时已是世界超级大国,巨大的财政收入使他们有能力建设高速公路;而中国90年代开始大规模修建高速公路时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穷”和“落后”是代名词,“穷人办事只能用穷办法”,如果照搬美国的“经验”,那中国的高速公路是根本建不起来的。但国内某些媒体,对中国高速公路的这段发展历史缺乏根本的了解。

  当然,也有网友提出燃油税政策为什么不能改革,把高速公路收费也包括进去。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我国燃油税的税率将进一步提高,恐怕起码要比现在提高一倍,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导致的燃油价格进一步攀升,群众负担进一步加剧,物价水平进一步提高,届时不但社会公众的反对声将更加强烈,从长远看甚至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误区之四:“高速公路就是垄断行业”

  【舆情信息】

  一些媒体和网友动辄将“垄断”的帽子扣在高速公路头上,例如曾有一篇名为《高速公路竟然衍生出一个新的垄断行业》的文章,指出高速公路管理单位是“依靠红头文件、交通警察等公权力,专门收取车辆过境费的单位”,“高速公路收费站是政府不管,纪委不问,处于真空地带的垄断行业”。

  【真实情况】

  事实究竟是什么?

  第一,从投资上讲。国家早在上世纪末就对高速公路建设投融资体制进行了改革,现在投资建设中国高速公路的不仅有国企,还有民企,还有外企等等,何谈“垄断”?

  第二,从通行费标准的确定来讲。各省高速公路的收费标准均由政府在综合考虑项目投资回报、用户承受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联合确定,交通部门不是唯一的决策者,且全国也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何来“垄断”?

  第三,从路网建设上来讲。随着全国高速公路网的不断扩大,“条条大路通北京”的格局已经形成。从湖北出发到北京,既可走大广高速,也可走京港澳高速,还能走二广高速,想往东还可走京沪高速,而这些高速公路的投资商恐怕不下十家,何来“垄断”?

  第四,从管理模式来讲。全国对高速公路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更多的是行业指导。具体到各省,更是形式多样,就管理单位性质来讲,有事业单位、有企业单位,性质各异;就方式来讲,有垂直管理,有分散管理,方式不一;就管理模式来讲,有的归交通部门管理,有的归国资委管理,不一而足等,根本就不具备垄断企业高度集中的特征,何来“垄断”?

  误区之五:“通行费推高物流成本,导致价格上涨”

  【舆情信息】

  近段时间,物流成本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物流企业、行业协会、专家学者、新闻媒体将目光聚焦于物流成本,纷纷质疑通行费抬高了物流成本,阻碍了物流业的发展。今年5月11日央视《新闻1+1》播出《高速公路,不是“高价公路”!》后,更是使其成为焦点。

  【真实情况】

  实际上,通行费作为物流企业运输成本的一部分,在不同的物流企业中所占的比例也是不同的。从事干线运输的物流企业所占成本高一些,而且越是距离远,占的比例越高。而从事城市配送和农村物流的企业可能就很少甚至没有。因此,所谓“通行费占物流成本的三分之一”,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那么,导致运输成本上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物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日益加剧,导致企业议价能力非常弱,只有开展并购整合、提高集中度、做大企业规模,深挖企业管理潜能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

  应该看到的是,媒体在齐声高呼“通行费推高物流成本”的同时,对高速公路实行“绿色通道”惠农政策却绝口不提,有的甚至将市场菜价高企的帽子也扣在通行费上。事实上,“绿色通道”免费政策国家几乎没有补贴,多数由管理单位承担,当前各种政策性免费金额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企业的沉重负担。

  误区之六:“收费员月工资8000元”

  【舆情信息】

  收费员月薪8000元,这是前几年流传很广的一则“语焉不详”的“新闻”,这则新闻的消息来源是江苏省某厅的一位副处级(也有说是“副厅级”)领导。这位领导在江苏省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听到有人说高速公路收费员月工资8000元时,曾调侃的说:“我也想去高速路上做收费员呢!”但令这位官员没有想到的是,这句玩笑话竟被登上了报纸,并在当时引起了很大反响,从此公路收费员就被贴上了“新贵阶层”的标签,成了“暴利获益者”。

  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在2010年全国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宋振铎再次炮轰我国的高速公路收费,称“江苏交通厅一个副厅长说想当收费员。该省一些公路收费部门普通收费员月薪达8000元,多的超过万元,更不用说平时的福利”等等,此言一出,全国哗然。尽管后来宋振铎在了解真相后予以澄清,称“这个例子,我没有经过核实”。但造成的恶劣社会影响至今无法挽回。

  【真实情况】

  事实证明,月薪8000元的收费员是不存在的,有关单位后来很快出面辟了谣。有记者还为此做了一番调查,结果发现湖北、广西、安徽、北京四省市高速公路收费员月薪很少有超过3000元的。

  除了工资收入较低外,收费员还承受着“远离家庭、远离都市、三班倒工作、节假日无法休息”等职业烦恼,这些恰恰被大众媒体所忽略。

  误区之七:“高速公路超期收费”

  【舆情信息】

  “超期收费”,这也是最近媒体集中报道的一个方面,例如,南方新闻网以《高速公路“超期收费”背后的利益漩涡》的雷人标题,对南京机场高速公路提出了质疑。《华夏时报》也曾以《高速公路超期收费成常态,地方政府既得利益难自纠》,将矛头直对他们所知的“利益集团”——地方政府。

  【真实情况】

  事实上早在2004年国家就出台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对高速公路收费年限做了明确规定。众所周知,中国大陆最早的高速公路——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建成于1988年,但此后10年中国高速公路发展缓慢,到1995年才2141公里,中国高速公路大建设真正起步于1998年,也就是说绝大部分高速公路年限很短,超过10年的都不是很多,何来“中国高速公路超期收费”?

  说到底,这些媒体所要求的,是高速公路收回建设资金后应该立即停止收费。在这里,且不说这一提法有悖国家政策,在现实生活中也完全没有可行性。国家对高速公路实行的是“收费还贷,滚动发展”政策,怎样“滚动”?就是以已经建成的路为依托收取通行费,一方面用于还贷,一方面支持其它高速公路建设。事实上很多省份的高速公路存在着“效益好的路段补贴效益差路段”的情况。

  误区之八:“高速公路建设应该全由财政埋单”

  【舆情信息】

  不少媒体鼓吹高速公路建设资金全由财政负担,例如《广州日报》有一篇名为《高速公路也应逐步姓“公”》的稿件。文中特别强调“不管世界上还有多少国家仍然采取收费方式,公路设施由政府税收提供、免费给公众通行是大义所在,大势所趋。”

  【真实情况】

  中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那时中国财政非常困难,直到朱基就任总理,中国财政收入也就3000亿左右,而当时的高速公路造价在1500万到3000万之间。可以测算一下,即使全国人民不吃不喝,3000亿元能建多少高速公路?不收费,能有中国高速公路的今天吗?

  假使当年我们要是按照今天某些媒体的说法,等国家财政充裕了再建设高速公路,那么中国高速公路绝对不会达到今天的规模。建国前30年的经验证明,在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由政府来包办一切是不现实的,只有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实现较快发展。“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交通发展不上去一切免谈。

  现在国家经济实力的确大有发展,但还不足于把全国高速公路的建设管理费用全部承担起来。按照规划,当前中国已建成高速公路7.4万公里,“十二五”末将突破10万公里,这巨大的投资无论压给哪个国家的财政都是“吃不消”的。因此,“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应该由国家财政负担”这一说法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无法实现的。

  误区之九:“高速公路不收费惠及全体国民”

  【舆情信息】

  今年年初,《每日经济新闻》在《高速路收费年限拟延长,公路何时才姓公?》一文中提出高速公路应“最大限度地让公众免费通行,以体现其‘公’的特色”。目前不少媒体也在鼓吹“高速公路应该免费”,只有这样才能“惠及全体国民”。

  【真实情况】

  取消收费真能惠及全体国民吗?

  殊不知, 高速公路一旦停止收费, 其维修、保养工作将由国家财政负责,政府财力的本质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财富,而当前中国总的情况是“无车人多于有车人”,如用大量政府财力建设、管理高速公路,可能形成“有车人无偿使用无车人财富”的现象,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种“劫贫济富”的不公平。因此,现在除了一些所谓的“精英”在那里鼓噪,一些媒体在哪里喧哗,一些车友在那里呼吁外,国家决策部门并没有明确表示要取消高速公路收费,因为高速公路全部免费现阶段是不可能的,一旦这样做,巨大的负担将直接压在财政上,不说致使财政崩溃,也得迫使财政拿出相当财力用在高速公路的偿本付息上面。这样做的结果是减少政府对其他民生的投资,分散国家财政对其他领域的支持。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