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重庆交通“三大转变”缓堵主城区

2018-07-13 14:41:25 责任编辑:
摘要:十字路口堵、立交桥堵、红绿灯堵、下雨天气堵……重庆堵车没有规律,天天都堵。生活在重庆市渝北区的市民翟庆伟吐槽说。(图片源于网络)在
“十字路口堵、立交桥堵、红绿灯堵、下雨天气堵……重庆堵车没有规律,天天都堵。”生活在重庆市渝北区的市民翟庆伟“吐槽”说。

重庆3.jpg

(图片源于网络)

在缓解城市拥堵方面,重庆市做了许多工作。今年年初以来,重庆主城区小汽车出行比例控制在34%以下;交通运行指数控制在4.3以内。从整体来看,重庆主城区的交通拥堵状况有所缓解。

日前,重庆《2018年主城区交通缓堵行动计划》(简称《计划》)出炉。《计划》提出,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把公交优先、绿色低碳的交通发展理念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逐步实现交通“三大转变”。

单一扩大供给向供需双侧调节转变

完善骨架路网 疏通“毛细血管”

数据显示,今年1月重庆市民购买的小汽车量是去年同期的3倍。以此推算,今年重庆主城区新增的小汽车量将超过20万辆。按照一辆车6米的长度计算,新增的小汽车足以排成1200公里的“汽车长龙”。而去年一年,重庆主城区新增的城市道路通车里程不过200多公里。

重庆2.jpg

(图片源于网络)

合理引导机动车数量稳健增长而不是任由机动车爆发式增长势在必行。为此,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将交通发展由单一扩大供给向供需双侧调节转变。从《计划》中可以看到,今年重庆各种城市道路协调发展的能力将进一步加强。

据了解,今年,重庆主城区计划建成通车15项、32公里城市骨架道路,加快建设41项、290公里骨架道路。在缓解跨江大桥和穿山隧道拥堵方面,除加快建设曾家岩等7座大桥和4座隧道外,今年重庆还将力争开工“一桥两隧”——连接九龙半岛和南岸区的黄桷沱长江大桥以及新燕尾山、铁山坪复线两座隧道。同时,做好48项、542公里骨架道路的前期储备工作。

与此同时,疏通城市交通的“毛细血管”、打通区域微循环成为重庆治堵的重要突破口。今年,重庆主城区将加快118条、230公里次支道路建设,打通未贯通道路91条、58公里。

机动化出行由小汽车向公共交通转变

轨道引领 公交优先

根据《计划》,今年重庆主城区拥堵治理提出了将机动化出行由私人小汽车向公共交通转变,也就是“一推一拉”:一手把市民“推”向公共交通,一手把大家从小汽车里“拉”出来。

重庆4.jpg

(图片源于网络)

截至今年4月初,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264公里,日均载客量达222万人次,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在缓解主城区交通拥堵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为增加公共交通的吸引力,今年重庆主城区将以轨道交通提质增效和地面公交路权优先为重点,加快构建网络化公交优先道。今年,重庆主城区将新增12条、101.7公里公交优先道,到今年年底,重庆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里程将达到313公里。

重庆今年将全面启动轨道交通2号线大修及更新改造、3号线“6改8”技术改造、1号线“增车”等提质增效工作;启动轨道交通1、2、3、6号线站点周边10个“P+R”停车场建设,提供停车位约1078个。

根据《计划》,重庆还将开展有轨电车规划建设,优先完善与轨道站点接驳的公交停车港,新建7座与轨道5号线、10号线站点接驳的公交停车港。

交通管理由保障型向智能型转变

全面感知 精确配置

市民不文明的交通行为、交通出行的无序化是加剧交通拥堵的重要因素。因此,重庆在加快主城区骨架路网建设、轨道交通建设的同时,正积极转变交通管理方式,由保障型向智能型转变。

根据《计划》,在推进公交优先道网络建设方面,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将与重庆市公安局联合,推动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等交通数据,同步推进公交优先道标志标线系统、电子警察系统、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系统建设,保障公交车辆优先通行。

同时,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将加快电子站牌建设,重点针对公交优先道、客流量集中、线路范围覆盖广等区域,新建40块电子站牌;建设公交数据大脑,充分接入公交车辆GPS、刷卡、移动支付、公交线网等数据,融合GIS(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实现数据深度挖掘分析,全面感知公交运行状态,精准配置公交资源,实现精细化运营。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