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卫星导航 > 北斗 > 正文

北斗导航系统商用还有待开拓

2013-01-14 17:19:57 来源:中国智能交通行业网责任编辑: {$username|default='admin'}
摘要:北斗导航系统在发展过程中显然还要克服一些问题。“核心部件、核心技术的缺乏是北斗系统研制过程中的难点,核心技术无法进口,自主研发周期又较长,资金需求也较大,对我国相关研发团队是巨大挑战。而北斗系统的商业化应用目前还未完全开启,装载北斗的芯片以及兼容终端等方面的制造略为滞缓,大众还无法享受北斗的诸多优势。相关部门在开拓市场及扩展产业链条方面应加大行动力度。”高博轩说。

  需要导航就用GPS的时代或许就要结束,国产北斗导航系统已经蓄势待发,大有“来势汹汹”之势。


  近日,试运行一年的北斗导航系统正式开始提供区域服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表示,目前北斗系统在中国和周边地区已经可以独立提供卫星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总体性能与美国GPS相当。


  从资本市场上来看,“熊”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北斗导航概念无疑是近期最大的热点之一,北斗星通、国腾电子、北方导航等相关公司强势上涨。


  取代GPS空间大


  “相比GPS系统,北斗系统新增的通信功能可谓一大优势,是对传统观念中的导航系统进行改革的一次创举。该功能可不断得到技术及功能的充实和扩展,未来的北斗系统将不单纯是导航系统,更多元化的功能及兼容力能助其与GPS形成差异化竞争。”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高博轩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


  冉承其近期表示,短信服务是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的特色。一般来讲,世界上其他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只是告诉用户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而北斗系统除此之外还可以将用户的位置信息发送出去,使用户想告知的其他人获知用户的情况。


  据介绍,北斗一代自2003年底正式运行以来,到目前为止注册用户数大约在10万,主要应用在国防安全领域,以及一些特定行业如渔业、气象、交通、通信、电力等领域,其中渔业应用最广,占比超过60%。


  但由于北斗一代属于试验卫星导航系统,用户容量有限,目前市场上95%的导航终端仍然由美国的GPS占据。


  目前来看,北斗定位精度高于GPS系统,但北斗系统整体布局的效率与GPS仍有差距,北斗计划于2020年以35颗卫星覆盖全球,而GPS仅用24颗卫星即完成全球覆盖。


  上海新时代证券策略分析师付少琪认为:“北斗导航全面取代GPS这个想法可能有点夸张,但是因为已经站稳了军用和政府用导航市场,再朝民营方面渗透的话,竞争力就得到了很大的加强,不要说是全部占领GPS市场,就是占领个1/3到一半。对于相关一些上市公司来说,盈利增长已经相当可观了。”


  市场有多大?


  事实上,能给资本市场带来想象力的往往是广阔的市场空间,北斗导航概念也不例外。


  冉承其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透露,2012年卫星导航产业已经超过1200亿元,将来中国该产业会突破5000亿元人民币。


  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咨询中心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北斗一代终端社会持有量为10万余套,参与北斗终端研发或销售的企业数量为50~60家,年产值为3亿~4亿元左右;而GPS导航终端2011年的总销售量突破4500万台,产值接近700亿元,参与企业超过6800家。由此可见,北斗导航相关的领域还是有很大发展潜力的。


  国泰君安预计,按照卫星导航产业每年20%的复合增速,2015年北斗占到15%的市场份额,那么2015年北斗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70亿元以上,未来三年复合增速将在70%以上,产业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机遇。


  尽管如此,北斗导航系统在发展过程中显然还要克服一些问题。“核心部件、核心技术的缺乏是北斗系统研制过程中的难点,核心技术无法进口,自主研发周期又较长,资金需求也较大,对我国相关研发团队是巨大挑战。而北斗系统的商业化应用目前还未完全开启,装载北斗的芯片以及兼容终端等方面的制造略为滞缓,大众还无法享受北斗的诸多优势。相关部门在开拓市场及扩展产业链条方面应加大行动力度。”高博轩说。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