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卫星导航 > 北斗 > 正文

苗前军:受北斗作激活引领 2013年导航产业大有可为

2013-04-18 11:15:03 来源:中国智能交通网责任编辑: {$username|default='admin'}
摘要:在北斗民用市场逐渐显现的情况下,就未来北斗的产业化发展、经济市场“钱“景、行业应用、政策扶持等问题,《3S新闻周刊》对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苗前军进行了专访,寻求行业专家对此的应对策略。

  在北斗民用市场逐渐显现的情况下,就未来北斗的产业化发展、经济市场“钱“景、行业应用、政策扶持等问题,《3S新闻周刊》对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苗前军进行了专访,寻求行业专家对此的应对策略。


  北斗商用给原有导航产业带来哪些影响?


  苗前军(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现在说北斗产业一定程度就是指中国所有的卫星导航产业。北斗对于导航产业的影响体现在“激活和引领”两方面。首先,激活很多潜在的需求和应用。扩大产业延伸覆盖,延长产业链。其次,目前整个导航产业形式并不乐观,今年北斗作为导航定位领域的一面旗帜,2013年导航产业会有强劲的增长势头。


  GPS在很多行业的应用没有得到推广,北斗商用后许多行业应用和需求被大范围提及,背后有哪些原因?


  苗前军:GPS发展这些年,大家已经“审美疲劳”了,政府的支持、社会各个方面力量相对比较淡薄。北斗是具有我国自主产权的导航系统,其自身影响力能够激发很多潜在方向,首先,北斗能够在GPS不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去实现卫星导航定位的作用。比如在内陆湖泊、珊瑚地区等地。其次,国家高端政策在支持和推进北斗的产业计划。第三,北斗的高精度导航能够帮大家实现很多创意。最吸引人眼球的比如老人关爱,儿童关爱项目。


  目前国家的扶持政策主要有哪些?相关企业希望获得政府哪些方面的支持?


  苗前军:宏观上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国家重大空间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北斗产业列入了国务院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科技部的《导航与位置服务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发改委的《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专项》等,使北斗产业化提升到很高的高度。从微观上看,企业最希望国家在界定行业准入的时候不要设太高的门槛,第二个希望国家整体的税收保障上给扶持。第三个,各个部门之间的地盘的划分要打破,市场机制统筹下不要给企业太多牵绊。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ICD公开带来的竞争局势?


  苗前军:应对国外企业的进入,第一,“打铁还要自身硬”,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下是阻挡不了竞争的,如果你的产品不行,只能认输。第二,提高创新性。我们国内这些企业一定程度上创新能力是比较弱的。以芯片这个领域来说,设计的水平比其他的国际上先进发达的企业要落后很多。第三,对企业的发展方向要执着,或者企业要把目标当成自己的精神上最值得追求的事物,这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是有距离的。


  北斗距离普通大众还有多远?


  苗前军:首先,是导航仪,这也是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原来导航是GPS,接下来的很快就会有北斗系统参与的导航仪。第二,今年消费类电子,智能手机终端也会安装北斗芯片。北斗会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标配。第三,随着物联网、家联网的普及应用之后,很多领域和北斗连接成为一个现实。最近一个企业在做一个项目,在餐厨垃圾桶上装北斗定位,能够全程监控保障大家食品安全。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