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卫星导航 > 北斗 > 正文

2013年北斗应用市场产值将突破100亿元

2013-04-19 11:23:58 来源:中国智能交通网责任编辑: {$username|default='admin'}
摘要:随着带北斗导航定位功能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面市,今年北斗应用市场产值将突破100亿元。随着北斗车载智能终端量产,深圳有望凭借先发优势占据一半以上份额。这是记者昨日从在深圳先进院举办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现状调研会”上获悉的。该会议由中国卫星定位导航协会、国家无线电检测中心、电子工业出版社主办。

  随着带北斗导航定位功能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面市,今年北斗应用市场产值将突破100亿元。随着北斗车载智能终端量产,深圳有望凭借先发优势占据一半以上份额。这是记者昨日从在深圳先进院举办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现状调研会”上获悉的。该会议由中国卫星定位导航协会、国家无线电检测中心、电子工业出版社主办。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BDS),是继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之后,全球第四大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12月27日,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服务。


  记者从昨日举行的调研会上获悉,目前北斗在交通、水利、勘测等行业应用已经展开,其中陆路交通应用领域是北斗最大的市场,如广州已有1万辆公务车安装了采用北斗二代的车载电子监控系统,国家交通部重点营运的车辆示范工程也已达到7.9万台。不过在大众应用市场,北斗还是空白,“几乎没有应用,只有一款北斗手表,是礼品而非大众消费品”,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咨询中心副主任李冬航称。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咨询中心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北斗当前各类终端用户数量25万左右,主要分布在军事应用、交通、气象、水利、防灾减灾等领域,都属于应用示范和小范围应用,“这25万终端用户大多数是国家支持的,目前还没有开始自发的行业采购”,李冬航称,2012年北斗终端产值不足40亿元。


  李冬航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厂商的北斗及北斗兼容芯片已成熟,国际厂商也带来类似GPS性价比的北斗兼容芯片,如高通、联发科、博通等企业从去年开始就有产品上市。随着国际芯片厂商价格低廉、性价比高的北斗兼容芯片全面进入国内市场,带北斗导航定位功能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即将面市,预计今年北斗应用市场产值将突破100亿元。


  深圳先进院产业发展与资源处副处长、深圳市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联盟副秘书长吴小丽表示,深圳生产制造的民用车载卫星导航仪占全国40%以上的市场份额。随着北斗车载智能终端量产,深圳有望占据全国50%以上的产业份额。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