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卫星导航 > 北斗 > 正文

圆梦“北斗”天道酬勤 记国防科大青年科研团队

2013-06-27 14:33:45 来源:www.cpsits.com责任编辑: {$username|default='admin'}
摘要:2012年年底14颗卫星已覆盖亚太,2020年将建成30多颗卫星、覆盖全球的大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这些的起步,是1983年提出的导航定位设想,1994年全面启动北斗导航系统研制。

  科技追梦人


  2012年年底14颗卫星已覆盖亚太,2020年将建成30多颗卫星、覆盖全球的大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这些的起步,是1983年提出的导航定位设想,1994年全面启动北斗导航系统研制。


  整整30年来,一代代“北斗人”胸怀强国梦想,奋战在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上。


  他们当中,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北斗青年科研团队,用青春热血书写了一页逐梦北斗的壮美华章。


  没有一个院士,平均年龄不到30岁,却成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国家队”主力军;从一个3人的课题组,到如今成长为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导航技术方向专家组组长单位;18年来,他们从诸强逐鹿北斗的“观察员”,成长为国内唯一同时担任系统核心体制、卫星关键载荷、运控主体、测试设备研制任务的单位。


  造梦“北斗”敢字当头


  “到2020年北斗系统如期覆盖全球时,我还不到30岁!”稚气的脸庞却自信满满,如不是这“乳虎之声”,科技日报记者实难相信,眼前的这名大四学员竟是北斗团队一员。


  18年前,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遇到一大技术瓶颈,亟待突破。3位平均年龄不到26岁的在读博士生王飞雪、雍少为和欧钢,在时任该校电子技术系总工、现任副校长的导师庄钊文教授指导下,提出了旨在解决信号传输与接收难题的“全数字化快速捕获信号与接收技术方案”,并将其呈给了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奠基人之一、中科院陈芳允院士。


  等待回音的日子里,不少“北斗”前辈对此充满质疑。“军人就要敢担当,没有金刚钻,就不揽瓷器活儿!”年轻人踌躇满志。


  半年后,他们带着一笔4万元鼓励尝试经费和一台当时较先进的台式计算机回到了学校。


  没有实验场地,他们找学院借资料室;没有设备,他们找各课题组东挪西凑。就这样,在庄钊文的悉心指导下,3名博士生凭着青年人特有的虎气与朝气,干得热火朝天,孵化了该团队的雏形。


  3年过后,北京星地对接现场。当看到显示器上脉冲闪闪、捕捉信号成功的那一幕,在场20多位这一领域的专家无论如何不敢相信:10年来未能解决的瓶颈技术,竟被他们仅用3年完美破解,一举打破了国外在这一核心技术上的封锁与垄断!


  鲁迅曾说:“在未有天才之前,须有培养天才的土壤。”


  一天清晨,一位挂学员肩章的博士生和肩挂专业技术大校军衔的主任王飞雪的相互问候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王博您好!”“为何没称您‘王老师’?”记者不解道。“我们团队成员,往往互称‘博士’,这是一种轻松的氛围。”王飞雪笑着说。


  而北斗团队的年轻人这样说:“庄钊文教授营造了团队宽松鼓励的科研环境,团队不会让任何人的思想中出现‘透明的天花板’,阻挡其创新斗志和成长步伐。”


  追梦“北斗”勇气十足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北斗团队实验室内,一副小篆名言已成为他们的普遍共识。


  2004年,北斗项目中期审查,北斗青年科研团队汇报完后,旁听另一家科研部门某技术项目的评审报告。其间,他们发现了一种较严重的技术缺陷,容易被强敌破译。


  为保证万无一失,他们当场指出了问题。会后,又运用两种高端技术手段,将技术缺陷及时论证出来,并提供了解决手段。别人劝道:“你们这样指出来,不怕得罪人吗?”


  北斗青年科研团队坚定回答:“我们只坚持真理,对国家和军队负责!”


  “唯真理是瞻”成为“北斗人”的重要精神基因,也成为他们勇气的源泉。


  中科院院士、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这样评价国防科大北斗青年科研团队:“你们是李云龙式的团队,敢于亮剑,亮剑必胜!”


  “逐梦北斗,最初我们只有3名博士,现在我们已是包括4名国家级专家、240余人的专业团队。无论队伍大小,团队作战的‘聚变效应’让我们有勇气无往不胜。”国防科大“北斗人”如是说。


  2008年夏,北京卫星定位总站正在紧张建设。一群卷着裤腿、手拿起子,卖力敲敲打打、拧螺丝钉的“民工”正在紧张施工。谁能想到,他们竟然是我国卫星导航技术领域的国防科大专家教授们!


  由于工程量巨大,工作人员的调度十分紧张。此时,在机房里搞科研已是其次任务,重中之重是搞好工程建设。为此,他们身先士卒、赤膊上阵,干起了最底层的体力活:有的合力抬起数百斤重的机柜,有的装灯具、剪导管、贴标签……


  正是有着这样的勇气,他们突破了北斗一号地面系统的技术瓶颈;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便携式北斗用户机;设计了北斗系统核心的军用信号;承担了北斗系统某核心模块95%的生产任务;研制了60套关键卫星载荷;承担了北斗系统建设30%以上的地面任务量……


  圆梦“北斗”天道酬勤


  “京阳五月春光照,庭院花开早。八方来客为联调,拂面微风,白发青丝笑……”写着这首《虞美人·联调小记》微微发黄的信纸,在王飞雪的档案袋里已经珍藏了15年。这是1998年第一次星地对接现场,一位科研人员的随笔,它生动诠释了“北斗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团队研发北斗一号RDSS手持机期间,联调房设在顶楼向阳的小房间里。因设备紧张,联调只能轮班进行。倪少杰和另外一个同事在中午12点以后的3个时段进行联调。盛夏的长沙,温度最高达40多摄氏度。由于经费紧张,联调房内没装空调,每次联调过后,他们都如同蒸过桑拿。


  在团队的每间实验室角落中,都摆放着折叠行军床;一日三餐,都在实验室吃盒饭;每个人的办公桌下都备有行李箱,随时准备出差。


  他们中的很多人年纪不大,面相却不年轻:30多岁,英年华发、提前谢顶。然而,不变的微笑、不变的争论、不变的高效、不变的勤奋,共同形成一股正能量,使朴实无华的奉献精神在代代“北斗青年”身上从未断代。


  勤奋不仅源自无私忘我,也源自“勤”字当头的强强互补。


  “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二者岂能‘水火不容’?必须打破惯例,将它们有效融合,才能找到解题思路。”上世纪90年代,庄钊文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2011年9月,国防科大北斗团队与昔日曾是高强度竞争对象的另一家单位,合作研发面向导航的复杂电磁环境项目。双方展开合作后,该单位的实验模拟环境优势弥补了国防科大的不足,后者则在信号模拟技术上弥补了前者的缺陷。强强联合后,双方仅用一周就完成了方案设计和标书的撰写,并顺利争取到项目的承制资格。


  此后,尝到甜头的北斗研制单位逐步认识到了这一点。2012年,由国防科大牵头,联合多家单位,率先成立了“先进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天道酬勤,代代“北斗青年”用勤奋成就了代代青年北斗。如今,国防科大北斗青年科研团队每一个年轻人的梦想凝聚成了一个响彻云霄的愿景——用技术推动北斗成为世界最先进的卫星导航系统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