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卫星导航 > 北斗 > 正文

北斗导航落户郑州 关键芯片将由河南造

2014-01-23 10:25:07 来源:大河报 责任编辑: {$username|default='admin'}
摘要:  无论身处深山、大海还是沙漠,遇险时即便手机没有信号也可发出求救信号并精准定位;拿着手机就能知晓搭乘的公交还需多久能抵达站点……

  无论身处深山、大海还是沙漠,遇险时即便手机没有信号也可发出求救信号并精准定位;拿着手机就能知晓搭乘的公交还需多久能抵达站点……这一切,都将会随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导航技术成为现实。


  22日,军地共建北斗导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正式落户郑州。


  2020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覆盖全球


  北斗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导航与空天目标工程学院副院长郝金明介绍说,北斗导航与GPS定位精度相当,优势在于更具安全性,更适合国人使用,比GPS等导航系统增加了短报文通信功能。“和手机互发短信的功能类似,比如你有GPS和手机,在你迷路时需要靠手机来求救,万一手机没信号,就没有办法。而使用‘北斗’,即使你没带手机,照样可以给自己导航,还可以发送卫星短信,告诉家人、搜救部门你的实时位置、身体情况、周围环境。”郝金明表示,即使身处没有通信网络的海洋、沙漠或野外,都可以向外界发送文字信息。


  该系统自2012年12月正式提供服务后,目前已覆盖亚太地区,应用于农业精耕细作、加速建设智慧城市群、交通物流、地质环境监测预警及救援等方面。2020年,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北斗导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落户郑州


  北斗导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由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牵头,联合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等军地13家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创建的我省又一高新产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中心将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规模化效应,加速卫星导航市场自主产品占有率,推动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高速发展。


  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许其凤院士表示,根据任务规划,到2015年,信大地方研究生招生规模将达到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50人,硕士研究生250人,北斗高端人才培养本地化进程会得到大幅推进。依托北斗(河南)产业技术创新基地,形成以北斗导航集成电路关键芯片研发制造等为核心的区域性产业链,培育一批北斗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骨干企业,打造出一个立足中原辐射全国的北斗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型产业基地。同时,北斗导航应用将向经济社会全领域拓展,尤其是在推动精细农业确保粮食核心区地位,开展地质环境监测预警及救援,加速智慧城市群建设、交通物流等中原经济区重大建设上发挥突出作用。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