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公交安全管理,技术以人为本

2014-11-05 08:32:15 来源:www.its114.com 责任编辑:
摘要:  现在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大变革时期,城镇化大规模推进,国民经济长时间保持高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各种社会不良现象频频触及社会的良

  现在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大变革时期,城镇化大规模推进,国民经济长时间保持高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各种社会不良现象频频触及社会的良知底线,暴恐分裂从边疆渗透到内陆,厌世、反人类、反社会的极端分子不时出现,偌大的中国被迫更进一步增强反恐、防暴等公安治安力量,这其中包括人力,更包括技术,尤以技防为时代特征。


  交通工作作为人流最密集的公共场所,更容易为极端分子所关注,在所有交通工具中,地面公交又是安全防范最为薄弱的一种,因而近年来,公交纵火案件不断在各地出现,导致大量的人员死伤以及社会恐慌。


  因此,公交安全管理再次提升到一个新的重视程度,政策文件,应急演练,司机培训等等,重复的在各地上演。然而,我们总能寄予希望的科技,在预防公交安全事故上却暂时没有解决之道,技术上只能是尽可能提高人们逃生的速度,以及尽可能的记录事发经过的画面。


  也许技术会在未来给我们惊喜,但很显然,现阶段的公交安全管理,只能是以人为本,并以人为本。


  一、近年来重大公交纵火事件一览


  成都"6·5"公交车纵火案27人遇难74伤


  2009年6月5日上午8时02分,四川成都9路公交车在川陕立交下桥处发生燃烧,造成27人遇难、74人受伤。当年7月2日该案告破,系故意放火案,犯罪嫌疑人张云良已当场死亡。


  厦门BRT公交起火致48人死


  2013年6月7日18时20分许,福建省厦门市一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起火,共造成48人死亡、30多人受伤。嫌犯为厦门本地人陈水总。陈水总曾因低保被取消而上访,因自感生活不如意,悲观厌世,而泄愤纵火。


  贵阳一公交车起火6死35伤


  2014年2月27日,贵阳市一辆237路公交车在云岩区金阳南路发生燃烧,事故已造成6死35伤。事发时车上约有乘客50名,火灾发生后仅10余乘客及时从车上撤离。5月27日,云岩区人民检察院正式批捕"237路公交车燃烧"放火案嫌疑人苏某。苏某交待犯罪事实,系妻子与他人存在不正当关系,为泄愤纵火烧公交车。


  宜宾14路公交车燃烧案


  5月12日,宜宾市14路公交车发生燃烧事件,事故造成1人死亡,77人受伤。后确定该案唯一死者余跃海为作案人,曾为初中政治老师,失业10年。


  杭州公交车纵火案 30多人受伤


  7月5日下午17时左右,庆春路东坡路口,一辆正在行驶的公交车突发燃烧事故。瞬间,哭喊声、求救声伴着浓浓黑烟,在闹市的喧哗中蔓延开来。造成30多人受伤,无人死亡。犯罪嫌疑人包来旭也被烧成重伤,伤情危重,仍在医院救治。警方已对其依法采取监视居住强制措施。


  广州公交纵火案 2人死亡


  2014年7月15日晚7点46分广州市交通大动脉广州大道南敦和公交站北往南路段,一辆301公交车突然爆炸起火。事件导致2人死亡,32人受伤。7月16日11时47分广州警方在广州市白云区抓获犯罪嫌疑人欧长生,并供认纵火事实。


  通过罗列近年案件,我们不难发现,就作案地点来说,公交纵火、爆炸案大多发生在大城市的公交系统。从作案人来说,大多是一些对于社会心怀严重不满的厌世者。这些犯罪分子因为对生活的不满,因意图报复而对广大无辜群众施暴,这种病态心理是不值得同情的。他们未犯案之前隐藏在人民群众当中,难以发现,但一旦作案成功就会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伤害。即便不成功也会滋长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不安全感。这类案件启示我们应该事前加强治安管理,对人群密集的地区加强安检,事后对犯罪分子应当依法严惩,以儆效尤。


  二、公交安全管理的设备和技术手段


  在道路交通安全领域,每一次科技设备的规模应用,都伴随着一次重大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公交领域如此,客运领域如此,危险品运输也是如此。


  2011年7月4日,2011年7月4日3时40分,武汉一客车由广州驶往湖北天门,当行至湖北省仙桃市境内随岳高速公路229公里处,骑压慢速车道和紧急停车带分道线违法停车下客,被后方驶来的鄂F1N210号重型半挂牵引车追尾撞击,导致两车冲出高速公路护栏翻入边沟并起火燃烧,造成26人死亡、29人受伤。


  同年7月22日凌晨,一辆从山东威海开往湖南长沙的双层卧铺客车在河南信阳境内突然燃烧,造成车上47人中41人死亡,6人受伤(其中1人为重伤)的特别重大事故。


  两期起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后,同年7月24日,交通运输部即紧急要求各地所有卧铺车安装视频监控设备,主要目的是为了有助于事后的交通事故调查,事中的客车车内监控暂未强制要求。


  2014年3月1日14点,山西晋城市境内的晋济高速岩后隧道内两辆甲醇车追尾,司机违规处理引发甲醇燃烧,导致隧道内42辆汽车、1500多吨煤炭燃烧,并引发液态天然气车辆爆炸。事故共造成31人死亡。


  7月7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质检总局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在用液体危险货物罐车加装紧急切断装置有关事项的通知》,同样,这也是对3月1日隧道交通事故的一个全局性事后补救措施。


  以此类推,在公交安全管理领域,安全锤、推拉窗、玻璃自爆等设备和手段,也都是在每一次事故之后,逐步逐步的装配和完善。


  1、安全锤


  安全锤的普及,印象中是09年成都公交纵火事故之后,全国范围内都对事故责任进行了分析反思,结果是如能在第一时间破开窗户逃生,那么事故死亡率将大大降低。最后全国一线城市大多为公交车配备了公交安全锤,但公交安全锤的丢失率非常高,乘客顺手牵羊的情况屡见不鲜。


  今年杭州7.5公交纵火事故后,杭州市公交集团已对8600余辆公交车配置的安全锤进行了检查,确保上线营运的车辆均配备安全锤。同时,还对每位司机在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技能,进行了一次再教育宣传。


  2014年7月22日,上海市交通委要求上海所有公交车辆要在逃生窗上明确标注敲击点,一旦遇到突发事件,确保乘客能第一时间破窗逃生自救。根据要求,每一辆公交车的9扇车窗上增设18个,8月底前,全市所有16000辆公交车全部增设到位。


  2、公交车窗


  A."推拉式"


  很多城市的空调公交车采用封闭式车窗,虽然提高了乘客乘车时的舒适度,但一旦出现险情时不利于车内乘客逃生。


  推拉式车窗在深圳出现是在2009年成都公交纵火事故之后,全国范围内基本上也是如此,在2010年以后,绝大多数公交车在出厂前都会在车身中部安装一至两个推拉式车窗。同样,也是为了在第一时间打开逃生通道。


  2014年8月,济南市公交总公司对所属的4700多辆公交车进行彻底的安全排查,将所有公交车辆的车窗改造为"推拉式",使乘客在紧急情况下可手动开窗迅速疏散。


  B.车窗玻璃自爆装置


  厦门BRT纵火案中,死伤率非常高,现场非常惨烈,而厦门BRT的特殊性在于BRT线路为高架线路,一旦发生事故,救援车辆到达速度较慢,同时社会救援力量很难派上用场,所以只能靠严格的安检以及司机和乘客的警觉性。


  在技术方面,解决乘客无法在第一时间用安全锤敲开车窗进行逃生的问题,厦门政府在 BRT纵火案中吸取教训,对全城所有公交车辆的车窗进行了改装,一一增添车窗玻璃自爆装置。据介绍,增添自爆装置后,公交车内一旦发生起火之类的紧急情况,司机只需第一时间按动自爆按钮,公交车所有车窗玻璃即可自动粉碎,且不会伤害到乘客。实践显示,增添该装置后,乘客逃生时间至少可以减少几十秒,可最大限度避免可能的伤害。


  3、一键报警


  7月底,南昌市宣布,该市3200余辆公交车将全部安装"一键报警"装置,与公安报警系统联网。如果公交车发生爆燃等突发事件,司机在进行疏散乘客的过程中,按下"一键报警"按钮后,警方将在5分钟之内赶到现场施救。


  同样这也是提高事后处理、反应能力的技术措施,而非事先预防,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及时处理控制回顾,避免更多伤亡。


  4、防火材料


  有媒体曾利用报废公交车进行实验证明,公交车起火,平均40几秒钟就可以烧遍全车。换言之,一旦起火,留给车上司乘人员的逃生时间极为短暂。因此,对比事后逃生,事前及时防范显然更为重要。


  扬州亚星客车的一位工程师曾在媒体采访时表示,在防火材料的选择上,亚星选用的是保丽龙填充材料。他解释说,这是一种阻燃材料。保丽龙材料的阻燃率为100%,遇明火后只收缩不燃烧;而普通发泡材料则会迅速并持续燃烧,并造成熊熊大火。


  此外,为防止线束老化短路造成车辆自燃,亚星组建了线束车间,通过选用高标准的原材料,如耐高温线束、进口AMP插件等,精心设计与制作,提高线束使用的可靠性,充分保证车辆电器安全性。从源头上掐断客车自燃的可能性。


  三、令人气馁的技防


  我们看到,不管是安全锤还是推拉窗,不管是车窗爆破还是阻燃材料,寥寥几种应对手段也都是在事故发生后,所常用的安全措施,然后令人气馁的是,在公交安全事故的预防上面,除了提高司机和乘客的警觉性和应对能力之外,技术防范措施,基本上没有。


  人们预想中最为可能的是人脸识别技术或者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前者可对录入危险人物数据的人脸进行匹配报警,后者则可以对生理特征较为异常的进行识别,但是令人无奈的是,人脸识别只有对已经在数据库的危险人物有作用,而且人脸识别的精度,也没办法达到99%。而纵观近年来的公交纵火事件,大多是一些底层的厌世者,事故发生后,经常会有周围的人表示,很难相信这个"人"就是纵火犯。


  后者则离现实更远,造成人体生理特征异常的原因太多,根本无法准确识别。


  还有其他方法吗?似乎是没有,对于路面公交这种流动性大,人流密集,不确定条件较多的出行方式,技术防范纵火或者其他治安事故,目前是没有任何有效手段的。那么未来呢?或许有,比如脑波识别,比如情绪识别等等。就类似科幻电影《少数派报告》中所描述的那样,能够通过脑波探测,预测犯罪行为,从而实现事前预防。


  只是现在,我们只能提高警惕,用解放战争中的一句话说就是"让一切反动派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让所有司机、售票员、乘客提高安全意识,识别和预防有犯罪倾向的人物,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技术进步带来一些重复和简单劳动的岗位消失,公交售票员也逐步的消失在公交车上,但人们在面对公交纵火事故的无奈,又将这一岗位复活,公交售票员兼安全检查员的角色在一段时间内,也许不会再弱化。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反思技术与人的平衡,以及人在处理某些事故的能动性,尽管现在技术再发达,也没法通过技术达到人脑的精密程度。


  四、专家意见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是公共交通领域的专家,此前曾考察过台湾、香港、日本、美国等多地的公共交通。他认为,目前国内的公交车在安全锤配备、灭火器配置、逃生通道建设等方面,都存在差距。


  吴伟强认为,近些年国内屡屡发生的多起公交车燃烧事故,暴露出了当前公交系统的安保水平无法满足公众的公共安全需求的问题。公交车应急管理在许多重要环节和方面存在明显系统脆弱性:首先,缺乏专门的公交应急预案以及预案演练不足;第二,缺乏有效和基本的日常安全管理措施和监测预警。第三,公交车设计有缺陷;第四,突发应急处理能力不专家称国内公交车逃生通道建设偏少,安检不严格


  吴伟强考察国内多个城市的公交车后发现,目前国内公交车多采用封闭式窗户,通常车内仅一前一后配备两个灭火器。他认为,国外的公交车不会把所有的逃生都寄托在小小的安全锤上,而是设置更多的逃生通道。


  吴伟强称,美国公交车每个窗户都可以临时打开,甚至包括前后挡风玻璃,部分先进国家的公交车窗户上,都设置有应急把手,发生紧急情况时,只需轻轻推动把手就可以打开窗户实现逃生。甚至有自动车窗,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只需司机按钮就可以打开窗户。


  与此同时,吴伟强称表示,公交车实现全站安检,也是一件不符合现实的事情。但可以参照有些国家,实行抽检。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范柏乃、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杨建华等专家表示,公共交通作为主要的交通出行方式,在市民的出行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高。类似事件频繁发生,也给我们提供了几点警示: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公共交通设施及其司乘人员的突发事件应急能力;二是在公交车内要配备相应的灭火能力的设施,目前看来,现有随车携带的灭火设备不能扑灭火情;三是社会各界要加强院前急救的知识和能力。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